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救亡"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民族”救亡到“公共领域”建构——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与20世纪中国美术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8年 第6期 26-28页
作者:李庚坤不详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认为美术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并且与社会、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沉浮,干载寂寥,披图可鉴”;唐代张彦远也表示,绘画的社会功能在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末音乐教育的启蒙与救亡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5期 172-173页
作者:郭晓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通过对清末音乐教育的产生过程以及有关清末音乐教育的文物和音乐出版物入手进行分析,从音乐教育的启蒙和救亡两个方面论述清末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从而为更好的研究清末音乐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救亡语境中的抉择与坚守——论1920年代末至40年代的大学叙事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5期48卷 117-122页
作者:李洪华 任宗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江西南昌330031 
192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交织着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动荡时期。革命救亡语境中的大学叙事主要书写了学院知识分子在时代激流中的抉择与担当,他们或走上街头,为民请命;或放下书本,投身抗战;或坚守岗位,弦歌不辍。与"五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救亡图存与人生艺术化——论朱光潜美学研究动机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 第7期 15-19页
作者:赵以保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朱光潜走上美学研究之路,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救亡图存的直接动机。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就陷入灾难的深渊,近现代有识之士,从未停止过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朱光潜深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救亡与启蒙"时代思潮影响,积极探索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抗敌救亡演剧第二队在郑州
收藏 引用
《河南文史资料》2015年 第3期 57-63页
作者:夏照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华儿女奋起抗日。文学戏剧界人士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起抗敌救亡宣传队,奔赴全国展开广泛的救亡宣传活动。当时全国一共组成了十几个抗敌救亡演剧队,其中第二队由著名戏剧艺术家洪深担任领队,队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启启蒙、救亡与民族关系的现代四川期刊文学
收藏 引用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 第2期18卷 33-35页
作者:黄群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偏居西南的四川与重庆,到抗战时期,集中了全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精华,因文学大师的纷纷到来,期刊迁至,四川期刊文学迅速发展,作家把巴蜀地区的人生感受与地域体验与启蒙、救亡、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抗战文学融为一体,抒写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日烽火中的“文物救亡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 第4期 78-89页
作者:庞博 
60多年前,日寇疯狂地将战火燃烧到沿陕、晋、豫一线的黄河岸边,侵略军的飞机甚至经常深入关中腹地进行野蛮轰炸,陕西关中的汉唐陵、敦煌的莫高窟等西北地区的重要文物古迹面临空前浩劫。紧要关头,一群由10余人组成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救亡音乐思潮对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16年 第14期36卷 168-168页
作者:苏晓霞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以救亡音乐思潮为角度,探讨其对当时艺术歌曲创作题材上以及技法上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戏剧: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5年 第5期 34-38页
作者:陈传芝宜宾学院 
抗战戏剧以服务现时救亡的极大张力,呈现为多元、多样、多变的总体镜像:民族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界限模糊,城市与乡村、民间与官方相融共生,艺术与现实、舞台与观众应和一片。这是抗日救亡的响应,是家国情怀的共振。此时此刻的战时现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39年马华抗战电影运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2期71卷 98-110页
作者:李晓红 杨俊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抗战爆发后,为了配合抗战筹赈活动,马来亚华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救亡运动,其中1939年的"马华抗战电影运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运动以支援祖国抗日为出发点兼顾扫除落后电影、崇尚进步抗战电影的任务,实现对马来亚电影市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