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教学素材"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素材的选择和运用对化学核心概念建构的影响——“盐类的水解”同课异构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6年 第11期37卷 17-23页
作者:邵正亮 王磊北京市大峪中学北京10230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 
以“盐类的水解”同课异构实证研究为例,阐述了不同的素材选择和运用对学生核心概念建构不同阶段的实际影响,对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学素材库的确立、变量设计和控制等基本研究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没有显著差异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同课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4年 第4期 47-51页
作者:刘双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课型:以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素材:《阿细跳月》(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舞动心弦舞蹈音乐》)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集体舞蹈音乐。清脆嗪亮的笛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音曲韵——象山海鲜十六碗》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4年 第12期 20-22页
作者:钱颖 裘列娜浙江省象山县塔山中学 
【课型】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素材】地方课程教材《象山海鲜十六碗》《警钟》《听,我们前进的声音》【单元分析】曲艺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项古老的音乐传统艺术,是千百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学化学第一课”的教学现状调查及实施对策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年 第11期45卷 91-96页
作者:刘志强 程俊 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湖北武汉430079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广东中山528454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5 
对化学第一课的重要性、教学形式、实施困扰进行调查。从课标教材、生活实践、科技前沿、新闻热点等4个方面归纳化学第一课的教学素材。提出生活情境式、提纲挈领式、知识进阶式和方法指引式等4种教学范式;从立德树人的落实、生涯规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细节里彰显魅力 变化中闪现智慧——感悟名师的细节处理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7年 第8期 57-58页
作者:王志民福建省惠安县小乍中心小学 
名师,引领着我们不断跨过课改征途上的重重障碍、突破成长过程中的个个壁垒。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是富有魅力的创造天堂。的确,走进名师,倘佯在大师们富含诗意、行云流水般的精彩课堂,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细节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将“危机”转为教育的“契机”——美术、人文、科技相融合的“创意口罩设计”线上教学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年 第5期 44-47页
作者:李雪梅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一中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让我们的寒假变得如此漫长。"停课不停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形态,从线下教学变成线上教学,线上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居家教学期间,教师手头上虽缺少了以往熟悉的教材,但这场疫情也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五育融合的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 第19期 61-62页
作者:项慧芳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性课程,其注重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在相关的主题活动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信息技术学科要进行“五育融合”的教育,将信息学科中独特的教学内容与育人契机有机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进“花·伞”世界
收藏 引用
《动漫界(幼教365)》2023年 第4期 48-50页
作者:连秀芹 李小丽河北农业大学幼儿园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瞬息万变,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如一朵小花、一只小虫、一根小木棒等,都是孩子眼中最好的玩具,也是绝佳的教育素材。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即选择 选择促成长——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教学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年 第4期 12-14页
作者:章飞江苏教育学院数学系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学素材与方法的选择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程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定位,搜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思想政治课堂多点“人生回味”
收藏 引用
《中国德育》2015年 第24期10卷 68-71页
作者:陈式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一潭死水,充斥着"分味""乏味""无味"。教师一手拿着教材喋喋不休,一手点着课件飞快翻阅;学生一手支着教材心猿意马,一手扑在课桌昏昏欲睡。教师有时会敲着讲台生气地说,"我在上面累得半死,你们却在下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