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数学之美"
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数学之美
收藏 引用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1年 第7期 50-50页
作者:张帆芃宇乌鲁木齐市87小学 
从小我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在别人看来枯燥的数字、公式、计算,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总能从中感到别具一格的。仿佛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它在和我捉迷藏、玩游戏甚至是挑战。在思考和演算的过程中我体验着别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究数学之美——数学黑洞的新思路
收藏 引用
《福建中学数学2020年 第11期 9-10页
作者:孙传龙 张子辰 张传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10136 
数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求真,艺术求.数学的科学形态不仅存在于理论的海洋中,还存在于生活中的各方面,如密码和日期.数学的艺术形态亦可出现在繁华曲线、勾股定理中.数学黑洞作为数学独特魅力的一种体现,因为无论怎样设值,只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议数学之美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 第19期 61-62页
作者:冯建兵河北省滦南一中河北滦南063500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数学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的欣赏的需求。欣赏数学就要懂得它是抽象艺术,学习数学就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它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永恒的创新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与思考——发现数学之美,激发科学精神,塑造高尚情操
收藏 引用
《教育进展》2022年 第4期12卷 949-954页
作者:林椹尠 罗亮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数学分析》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一。立足于数学分析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思政案例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旗袍的数学之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收藏 引用
与时代(创意)(上)》2023年 第7期 138-140页
作者:胡吉振 林红慧 林子植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技学院 
旗袍是中华民族优秀服装文化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曲线、直线及二者组合的整体。旗袍的数学之美对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旗袍的数学之美是值得我们弘扬与发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图案设计中感受数学之美——《小小设计师》教学与评析
收藏 引用
《教育视界》2023年 第29期 56-58页
作者:陈振国(执教) 蔡静(评析)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214112 
学好图形的运动,理解图形运动的本质,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加强对图形的感受具有重要作用。《小小设计师》一课以图形运动的本质为核,以感受、理解、创造为线,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探索了基于数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受数学之美
收藏 引用
《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 第4期12卷 73-75页
作者:李嫦虹德州学院数学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几乎应用于任何门类.在自然界中,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无论天空还是大地,处处闪耀着数学光;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处处体现着数学的灵动与奂.用心去感受数学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学教学设计:不可忽视数学之美——以正余弦定理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高中版)》2020年 第7期 26-27页
作者:陈志刚湖北省大冶一中 
数学之美无处不在,用欣赏的眼光看数学,可以发现许多数学的内在.数论大师赛尔伯格最喜欢的数学公式是π/4=1-1/3+1/5-….这个公式真叫人叹为观止,一串奇数和相间的加减号能造就出π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它的的确确存在.数学不仅要求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学创思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黄金分割——探寻数学之美》的教学设计与感悟
收藏 引用
数学教学》2020年 第12期 13-16页
作者:朱燕敏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上海200433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要向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胆提出合理化猜想,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论证,培养学生严谨思维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解决后,又回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破译黄金密码 感受数学之美——“黄金分割与数学”教学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7年 第5期 30-33页
作者:谢立光江西省赣县教育局教研室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深切的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本课以探究黄金分割的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合理假设、归纳猜想、分析证明,从感性、理性两个层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