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解长春市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采用问卷发放和深入座谈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99名数学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从培训内容需求看,教师对课堂教学技能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需求度比较高;从培训方式需求看,教师更青睐课例观摩、教学示范等直观的形式;从培训教师需求看,教师更喜欢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名师进行授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应关注成人学习特点,设计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培训机制,分层分类施训,建立跟踪指导培训体系,切实提升培训质量。
摘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角,对角有了许多感性认识,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在生活中接触较少,显得比较抽象。因此,
摘要:前段时间担任某区骨干教师招聘的评委时,要求一位担任多年初三教学的数学骨干教师谈谈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这一课时的教材认识,本以为该教师会谈到“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方程知识体系的起始章,它为后面学习的系列方程不仅提供了知识基础,
摘要:一、背景简介数学章节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在乡村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中上了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的小结与思考”章节复习的同题异构课.现结合培育站导师、同仁的交流及自己的感悟,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新整理并呈现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摘要:近年来,国内多地中小学校正在开展微课教学实践研究,笔者作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也紧跟其后参与了微课教学的实践研究,就如何设计微课,怎样掌握微视频制作技巧有些积累,还参加了区市几次微课教学比赛,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谈谈初步认识。
摘要:1基本情况2016年10月11-17日,2016“国培计划”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在无锡江南大学举行,笔者应邀开设“圆锥曲线运算中的‘选择'示范课.学生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普通理化班,基础较好,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均达到一定的水平.本课定位于圆锥曲线章节的总复习课,学生对所涉及的三道例题在课前已有一定的思考.
摘要:此次培训对象主要是四川全省39个地震重灾县(市、区)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心理调适、人文素养专题讲座,互动文娱体育活动、参观考察等培训方式,修复灾区中小学教师所遭受的心理创伤,调整和放松身体状态,
摘要:近年来,我校对全市及全省46个县市的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理论及实际课堂观摩培训,并对他们进行实践追踪调研。一堂堂热热闹闹、激情洋溢的所谓“精品课”“优质课”总在眼前晃动,触动我对这激情背后的教学进行理性思考:这些经过执教者精心设计打造的“精品课”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呢?
摘要:武海深主要业绩北京市通州区数学骨干教师、首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08年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通州团队首批进站成员。数十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国家级或市级奖及发表。2012年11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在首届东北、华北五省市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实验教材优秀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会中被评为一等录像课。2014年7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在第五届全国互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优中荣获一等奖。
摘要: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通州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通州区数学骨干教师,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小学市级骨干教师。曾作为通州区名师培养工程的教师代表被通州电视台采访并在新闻节目中播放。2008年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通州团队”首批成员。在北京市2009年小学新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中获数学学科二等奖。从教20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多次承担市区级研究课,均得到了好评。数+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市区级一、二等奖。有些还发表在教育教学刊物上。2014年《笔算除法》一课在北京数字学校首届微课征集与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