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文体风格"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风格的再现
收藏 引用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 第8期 125-126页
作者:刘文晖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530004 
李健吾说:原作是表现,翻译是再现.这里所说的再现,不仅仅是内容的再现,也是风格的再现.一部文学作品的风格,其实就是该作品中表现思想内容的艺术手段的总的特点,它与内容是有机结合的.取消一部作品的风格,也就取消了这部作品.文学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财媒中文版对华财经媒体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04年 第6期 57-58页
作者:倪洪江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近日,美国宣称将在中国出版简体中文版,而中新网报道中文版也将在大陆落户,并在本赛季出四期.中文版已成了国外传媒进军大陆的号角.其中,虎视眈眈于庞大中国市场的国际财经传媒中文版更是值得人们关注.以下笔者就当前各种国际财媒中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知著难“三会”补缺憾——读《〈阅微草堂笔记〉会校会注会评》
收藏 引用
《武陵学刊》2013年 第4期38卷 141-142页
作者:陈圣争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小说丛林中,《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以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艺术追求分别代表了当时笔记体和传奇体文言小说的两座高峰,也成为清代文言小说创作继唐传奇之后再次涌现新高潮的重要标志。二书流传以来,历代均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福克纳小说语言艺术的繁复美
收藏 引用
《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 第6期20卷 101-103页
作者:王平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繁复是福克纳小说的主要文体特点之一。本文论述了繁复的表现形式、审美效果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士兵之家》译事二三
收藏 引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年 第2期 76-77,124页
作者:梁俊瑜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士兵之家》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该小说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朴的描述以及平淡中追求变化的语言特色反映了作者一贯的艺术风格。在此将从直译与意译、文体风格及误译这三个方面探讨由杨九声先生翻译的《士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楼梦》金陵判词翻译评析
收藏 引用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3期3卷 60-63页
作者:王静湘潭工学院外语系湖南湘潭411201 
古典诗词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部分。从诗歌文体的韵律、句式、修辞格运用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之金陵判词的艺术特色 ,针对杨宪益与霍克斯两种英译文 ,比较研究了两者不同的翻译风格及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构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1期13卷 13-18页
作者:毛宣国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构毛宣国一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到今天,原有的理论范式、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涵盖和解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践。终结旧有的理论范式,进行新的理论建构,已成为当前文学理论界面临的十分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
收藏 引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 第1期18卷 29-32页
作者:王晓初重庆三峡学院科研处重庆万州404000 
鲁迅的《呐喊》《彷徨》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富有张力的结构体式、悲喜剧复杂交织的美学精神、深沉峻厚的文体风格和融合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汉翻译教程》应试辅导
收藏 引用
《英语知识》2005年 第8期 32-33页
作者:朱立华天津商学院 
翻译是实现语际转换的实践过程,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和科学规律,只要遵循规律,大量实践,总结经验,就能不断探索出新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提高应试能力。本文从语境、文体风格及英汉对比研究等方面出发,尝试着探讨《英汉翻译教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断的教诲与批判的汲取——斯泰因与海明威语言风格比较
收藏 引用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13卷 47-52页
作者:李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侨居法国的斯泰因对海明威早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她对文学和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大胆的语言实验与创新令后者大受裨益,使得他在审美情趣和语体风格上都带有较为明显的斯泰因印记。同时,面对导师过于激进甚至怪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