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文化实践"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国潮”语境下影视民俗的文化实践与认同建构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2024年 第4期 188-196页
作者:刘玉堂 李振鹏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新国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理念相融合的话语表达。作为当代社会生成并不断演化的文化实践,影视民俗是“新国潮”在影视媒介中的全新图景,它不仅是技术与文化交融的产物,而且是民俗与艺术创意互摄、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时代结晶。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约主义音乐的美学理念与文化实践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9年 第5期37卷 135-142页
作者:韩江雪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简约主义音乐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重要的音乐流派。本文研究简约主义音乐的文化实践意义,主要通过思想来源、美学追求和代表作曲家艺术生涯及其代表作品的文化实践三个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简约主义音乐艺术品格在整个20世纪西方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语境·媒介场域——中国新主流电影文化实践的双维审视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6期59卷 114-121页
作者:陆晓芳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山东济南250002 
新主流电影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创作要求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深受以互联网等为基础的新媒介传播理念的影响。因此,在时代语境与媒介场域这双重维度之中考察审视新主流电影的文化特质和文化表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发展态势和多重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在“白先勇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3年 第7期 110-113页
作者:傅谨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 
2004年4月,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和主导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全球巡演,时隔八年之后的2012年10月,白先勇先生荣获"太极传统音乐奖"。这个新近由某企业委托中国音乐学院面向全球设立的奖项,授予在全球传统音乐的表演、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边文化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农民工”与“少数民族”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2019年 第1期 25-31页
作者:梁永佳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杭州310058 
结合同行和自己的研究,本文讨论农民工和少数民族两个底边社会群体的文化实践,以具体案例考察他们有意识地分享给他人并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创造活动。农民工的文化实践从主体角度表述了他们的自身生活状态,与文学批评和媒体对他们的解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本的重构与快感的生产——作为文化实践的弹幕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8年 第2期 85-86页
作者:高焕静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弹幕源于日本动漫网站niconico,在传人中国后,先后被网站及电影采用。国内著名的弹幕网站有AcFun和bilibili,简称A站和B站,土豆、爱奇艺、乐视等视频网站也推出弹幕功能,一些电影也开设了弹幕专场。弹幕视频不仅仅是在视频上覆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实影像的“深描”与民间音乐的“阐释”——以《大河唱》个案探讨音乐影像志的文化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3年 第1期 186-192页
作者:杨宇菲 雷建军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澳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回顾纪录电影《大河唱》项目从前期音乐人类学调研、纪录电影参与观察式拍摄以及观影互动的全过程,发现纪实影像“深描”的不仅是民间音乐人主位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也是民间音乐对当地人及拍摄者生活世界的形塑过程;民间音乐“阐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电影观念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2年 第21期 4-7页
作者:孙燕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20世纪末,随着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电影的观念发生了一次较大的裂变。电影不再是一种能够再现世界的艺术,也不再是一套表意性的语言符号,电影成了一种具有社会实践功能的文化象征行为。这种肇始于电影符号学的电影观念,是在后现代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媒介仪式视阈下国产动漫粉丝群体的文化实践及启示——以《刺客伍六七》为例
收藏 引用
《西部广播电视》2021年 第12期42卷 99-101,105页
作者:廖山英 张正敏四川广播电视台 
随着制作水平的提升和优秀作品的涌现,国产动漫凝聚了大量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群体依托互联网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本文从媒介仪式理论视角切入,发现国产动漫作品《刺客伍六七》的粉丝群体存在自我投射与狂欢、跨时空建构想象共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态与趋势:后人类语境下的移动互联网文化实践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学》2020年 第1期 108-117页
作者:付茜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伴随网络传播技术的移动化发展,其不断重塑着传播形态与社会文化。后人类语境源自电子智能媒介技术加速发展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情境,关注现代技术变迁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变革之间的关联。网络技术历经Web1.0、Web2.0、Web3.0的技术升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