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文学情结"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这是妈妈起的名字——方青卓的文学情结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03年 第3期 75-77页
作者:崔进 
走近方青卓,在她的头脑之中依然坚持读书和写作,又忙于创建舞蹈俱乐部,这些都源于她对事业的真挚的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李斯特的文学情结——以《梅菲斯特圆舞曲》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11年 第6期 89-90页
作者:李玢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9世纪主要的文艺思潮是浪漫主义思潮,其影响极为广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艺术种类。浪漫主义时期艺术表现不仅更具个性化特征,不同艺术之间也在寻求相互的沟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阅读往事与文学情结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2019年 第1期 148-151页
作者:何申不详 
毫无疑问,我的文学情结最早应缘于我年少时的阅读。严格地讲,我最初的“阅读”,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阅读,而只是一种对阅读的渴望与模仿——个幼童,在身边无人的时候,手里拿着一白纸,嘴里嘟嘟说着一串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话。说来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者的文学情结——谈“岭南创作文丛”
收藏 引用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 第5期36卷 37-42页
作者:张德明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学者从事文学创作,这是大学中文系的传统,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这样的传统正走向式微。值得庆幸的是,在岭南师范学院聚集了一群未曾放弃文学梦想的学人,他们在教学和研究之余,创作出了不少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的不可替代性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5年 第5期 85-87页
作者:黄书泉 
文学的不可替代性黄书泉科技经济社会的到来,宣告田园诗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宣告文学成为“社会宠儿”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对金钱的追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钝化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充满竞争的紧张的生活节奏,各种经济商业活动对人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文乃高
收藏 引用
《前线》2004年 第3期 55-55页
作者:蒋元明 
近几年,收到过几位官员的赠书,有诗词,有散文,还参加过其中两三人的作品研讨会。仔细翻翻他们的东西,可见一定艺术品位。这些人坚持写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并非附庸风雅,反倒有一种文学情结。他们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打造文字,自得其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