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文章合为时而著"
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2年 第1期 1-1页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诗经》开辟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中国历代进步文人在文艺创作中主动自觉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强调文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上"以诗补察时政",下"以歌泄导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画是一种记录的方式——品读牛红岩油画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2期 122-123页
作者:李玉玲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文艺创作向来主张有感而发,故有“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说法。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诗文如此,绘画亦然。对于画家而言,在技法和材料已成熟完备的当下,最根本的问题早已不是画什么、用什么画,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刻画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农民“站起来”而歌——论张志民的乡土诗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 第3期 65-69页
作者:余荣虎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一个诗人往往不会拘泥于某一种诗歌题材,也不会固步于某一种诗歌类型,但最能体现一个诗人的艺术成就的又往往是某一题材或类型,如郭沫若对时代精神的渲染,徐志摩对爱之苦乐的倾诉,艾青对光明和土地的歌吟,又如冰心的“小诗”、闻一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文艺批评标准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1期 39-45,77页
作者:张鸿才 
本文旨在透过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进行文艺批评时,总是脱离不开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这一客观事实,力图说明毛泽东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理论,并不是他个人随心所欲的主观臆造,而是他从中外文艺批评实践的客观实际中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散文天地要广阔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1期11卷 50-52页
作者:高耀山 
近来,我集中地读了一些散文。掩卷梳理思绪,想出这个题目。 近几年,我国散文园地百花开放,有所繁荣,产生了不少佳作珍品。但在当前小说、报告文学等艺术之葩五彩纷呈,一派繁荣,景象的衬映下,散文则相形见绌,稍逊风骚。琢磨原因:一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语文高年段古诗词教学之背景知识应用策略分析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2023年 第1期 43-47页
作者:叶清芳 周文伟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唐代诗人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均点明了古诗词创作贴近生活的本质属性,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诗人境遇。而这也恰恰说明,古诗词教学需要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知识。背景知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电视文艺批评吸纳民族范式的当下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5年 第3期 80-84页
作者:闫伟<中国电视> 
创作与评论在文艺界常常被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意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当前的电视文艺领域,与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创作生产相比,评论不但明显跟不上这种超快节奏和高强专业性,经常表现出"马后炮"式的滞后性和与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看《白居易在长安》
收藏 引用
《剧本》1991年 第12期 62-63页
作者:温大勇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在京演出的《白居易在长安》是作者李民生、杨志平夫妇继《唐太宗与魏征》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历史剧新作,很有在艺术上加以探讨、研究的必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民大众喜爱的,才是美丽的——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92年 第1期 26-29页
作者:谢璞 
“历史老人”严酷无情,对活在世上各式各样的“匆匆过客”的行为,都会作出冷静而客观的裁判。 从事文学事业的人门,也逃不出“历史老人”犀利的视线,贬或褒奖,自然公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谢脁诗歌艺术对唐代李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1期 47-54页
作者:何兆吉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历史系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名诗人。他一生以翰墨为勋绩,用诗篇为自己铸就了不朽丰碑,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尤为显。从初唐四杰到晚唐二杜,其间诗人大都研读过谢眺诗文。王维、盂郊、盂浩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