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随着网络广告的日益普及,选择投放合适的网络广告已经成为决定广告投放成功的关键,企业在进行网络广告投资决策时,面临着选择投资门户网络广告和长尾网络广告的困境。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投放门户网络广告和长尾网络广告的理论和方法,因此需要投放门户网络广告和长尾网络广告的理论、方法和模型以有效指导企业广告投放的运作管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本文引进柯布-道格拉斯销售函数S(a,q)=α-βa-γq-δ,尝试应用博弈论方法构建基于门户网络广告和长尾网络广告的非合作静态Nash投资模型、合作静态Nash投资模型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投资决策模型,并通过模型均衡分析求出广告的投资小收益大的条件。与非合作的纳什均衡情况相比,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中,优先投资的网络广告投资小收益大,次后投资的网络广告投资大收益小。但总的投资和收益关系不确定。同其他三种投资情况相比,基于合作的投资策略比非合作和Stackelberg先后投资策略所获得的收益要大。同时,文中运用一个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解决了企业面临投资门户网络广告和长尾网络广告决策的困境,研究结论为企业投资网络广告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方法。
摘要: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结构,考虑将整个销售期划分为两个销售阶段并通过混合双渠道销售产品,提出了有效的协调契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斯塔克伯格博弈行为,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决策模型,并引入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以解决渠道冲突问题.结果表明,制造商在保持传统渠道的同时,开辟电子渠道将导致传统零售商抬高市场价格,影响产品的整体市场需求,导致总体利润降低,且在特定策略下回收率水平较低时会引起渠道冲突.设计的批发价格与收益共享契约组合的改进契约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并使得开辟电子渠道后供应链各成员利润达到帕累托改进,从而有效解决了渠道冲突问题.
摘要:分布式储能在支撑原有配置需求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闲置容量和闲置时间,若能汇聚这部分闲置储能形成规模化的储能集群,将能为电网提供多类型辅助服务.以电动汽车(EV)这一特殊分布式储能为例,研究考虑个体有限理性特征下的微电网运营商(MGO)对主动电动汽车的汇聚方案:首先,建立含主动EV的系统架构,设计了微电网营运商与主动EV之间的互动流程;然后,基于EV的实际出行需求,利用灵活充放电范围理论建立统一化的EV约束模型;考虑现实EV用户的有限理性特征,采用前景理论对其进行有限理性建模;最后,将MGO和主动EV之间的互动过程建立为斯塔克伯格博弈(Stackelberg game)模型并验证了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算例基于一个商/居型并网微网,验证了所提模型能有效汇聚分布式EV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地消纳.
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以沉浸式互联网为核心的元宇宙系统框架。在分析架构元宇宙环境核心技术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融入区块链技术对元宇宙系统及其相关核心技术的作用,指出了现有区块链运行机制对其在元宇宙环境中应用带来的延迟性和扩展受限等问题。运用分片机制和斯塔克伯格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应用策略,设计了相应的用户激励方案,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最终,通过分析该策略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数据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服务形态,大数据的资产化和交易活动要求明确数据的价值构成和定价机理,并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予以科学估值。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据容量和数据质量两方面的价值,引入效用函数对数据价值进行量化。同时,考虑数据提供商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运用斯塔克伯格理论,提出基于效用的数据定价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定价方法实现了交易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优定价,为数据定价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构建由原制造商主导和第三方回收商负责再制造的逆向供应链模型,通过斯塔克伯格博弈理论分析碳税、再制造商规模效应和碳减排专利在分散和集中决策下对该逆向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分散和集中决策下,碳税和再制造商规模效应均可促进供应链碳减排;分散决策下,碳税可以降低碳减排专利使用价格、增加再制造商产量,但未达到最优碳减排效果;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偏好水平大于再制造过程的碳排放率时,集中决策下各成员共同研发、使用碳减排专利,供应链产量增加且倾向于销售再制造品,利润提高,碳减排效果提升。因此,可通过设计契约,合理分配供应链利润,使供应链总利润增加、碳减排效果提升,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