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写实小说"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许辉小说艺术三题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7年 第2期 43-44页
作者:王达敏 
之一:故事超越了故事 许辉的小说大抵以皖北的淮北平原为背景,笔走城市和乡村。他的小说平实素朴,一副平易近人的风度。其实,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许辉小说讲述的故事都够不上奇异、鲜、刺激。如《表扬稿》是一篇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说叙事:余华与契诃夫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2年 第3期 154-155页
作者:吴惠敏 
契诃夫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在当代文坛的新写实小说创作精神中很容易指证它与契诃夫小说的亲缘关系,但本文所要论及的则是作家余华的小说与契诃夫叙事艺术的不谋而合.这种相似性集中体现在小说的叙事方式、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苏进:执著于探索军人世界──从《射天狼》到《金色叶片》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 第5期 101-106页
作者:丁柏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池莉小说的叙述话语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18卷 54-59页
作者:吴文薇安徽大学中文系 
本文从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和叙述角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话语的特征及其对当代小说创作的意义。作者认为,顺时序的时间设计、显示法的叙述方式和局外人的“全知视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滤去叙述主体对叙述对象的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话语与意蕴——时期小说的一种读法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 第5期 24-31页
作者:刘挺生华东师范大学 
小说的话语和意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尽管在一部作品中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在阅读和分析时难以机械地把它们硬性分割开来作解剖式的展示。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阅读中,都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们分属不同范畴而存在着。读小说不同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化的意义:个性特征的显现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1997年 第4期 7-9页
作者:王光东 
分化的意义:个性特征的显现○王光东文学进入90年代以后,似乎很难用一个明晰的概念或口号来说明整体的创作状况了。作家的写作立场、艺术表现形式似乎变得愈来愈有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作家愈来愈从一种“共同的话语”世界中分化出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拧巴”与“绕”:生存伦理与语言逻辑的双重错位——刘震云小说主旨与风格探微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14年 第4期 176-182页
作者:崔宗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987至1990年的几年间,刘震云凭借他所发表的《塔铺》、《兵连》、《头人》、《单位》、《一地鸡毛》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开始受到文坛重视,同时,也正因为这一系列小说,刘震云被认定为当时勃兴的文学创作潮流——新写实小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批评信息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 第4期 124-127页
张学正在《南开学报》1991年第3期撰文,提出了关于文学流派本质的见解:文学流派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自然形成的,有某些共同的文学主张与见解,表现在创作中有某些近似的思想倾向与艺术追求的作家群体。它是一批志同道合的作家之间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作断想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7年 第1期 73-76页
作者:邓刚 
创作断想邓刚一坦率地说,如果将现在的小说真正摆放到市场的柜台和地摊上,真正让读者心甘情愿地掏自己的工资去买,我敢说绝大多数作家会饿死。若干年来我们总是把小说擎到居高临下的教育读者的高度,使小说不断地升腾着思想高度和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式的消解与意义的重建——论先锋派小说的历史转型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6年 第3期 11-16页
作者:张学军 
一、危机与调整 80年代末,当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北村等生代作家登上文坛的时候,他们面对的不仅有成就蜚然的中老年作家,也有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知青”作家群体,而且还有刘索拉、马原、残雪、莫言等为现代派小说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