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工科人才培养"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2022年 第10期1010卷 70-75页
作者:姚圣卓 王传涛 金涛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硬件设施平台、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保障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电工电子课程导学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科教导刊》2023年 第22期 44-46页
作者:尤佳 王宏 薛燕 史雪飞 李希胜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3 
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新工科”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以电工电子课程为例,在该课程教学中构建并实施导学体系。课前通过MOOC课程的视频和练习预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锻炼思考能力;课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案例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知识图谱助力的本研贯通拔尖人才培养探索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 第3期 93-96页
作者:刘娟 金明 章联军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加快新工科紧缺拔尖人才培养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本研贯通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个性化培养,难以做到因材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项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 第5期69卷 76-81页
作者:张磊 何杰 姚琳 王建萍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如何高效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落地的关键。本文设计了以项目为中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为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完成"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培养以及"校企深度合作"与&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践与创新双轮驱动的DSRT教学模式:GIS空间分析课程教学创新
收藏 引用
《测绘通报》2023年 第11期 168-172页
作者:李少英 张新长 吴志峰 陈澄静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对标新工科发展理念,教学团队立足于“GIS空间分析”的学科交叉特点,针对过往教学痛点,探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最新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授课模式,提出了兼顾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情境-角色-任务(DSRT)教学模式。通过知识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改革研究
收藏 引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 第18期18卷 132-133,148页
作者:李静 李炳超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300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教育共识。当前我校C语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基于课程中计算思维的体现方式,在新工科人才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年 第11期 112-113页
作者:盛彬 王舒玮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省大同市037000 
本文根据物联网技术和传统大棚种植模式的特点、发展现状,对大棚实地调研,找出了传统种植方式的缺陷弊端,并根据弊端提出设计方案,将数据采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平台监控报警、用户终端控制等智能化模块引入到大棚种植系统中,旨在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
收藏 引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2期26卷 130-132页
作者:詹春涛 董锦坤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土木工程实验”是普通高等院校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培养土木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从5个方面对“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
收藏 引用
《大众科技》2020年 第12期22卷 112-115页
作者:郑瑶 黄容兰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叉型、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课题。课题以综合性实验——激光防盗报警实验电路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虚拟仿真与电子制作相结合,通过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收藏 引用
《广州化工》2022年 第4期50卷 136-137,144页
作者:曹小漫 孙志佳 张庆国 魏颖 李亚航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相关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设计的工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内容,教师需不断挖掘思政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