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巴比伦"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游戏的人:从游戏广场到“新巴比伦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20年 第1期 40-46页
作者:朱渊 孙磊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与艺术家康斯坦特从游戏视角探索艺术与建筑、现实与理想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关联,成为现代主义在荷兰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特点。而正是这种共同理念下的主动交互,恰可成为我们在凡·艾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赫梯人、亚述人和新巴比伦人的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 第1期27卷 26-31页
作者:邱紫华 李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09 
文章论述了古代中东地区以赫梯、亚述、新巴比伦民族为代表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揭示了这些民族的审美思想同其政治、宗教和军事的密切联系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游戏”理念的城市场所感营造——以阿姆斯特丹游戏场与新巴比伦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22年 第9期19卷 137-141页
作者:邹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二战后城市设计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倡导的“自上而下”“功能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转向“自下而上”“情境化”的路径,休闲和玩耍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赫伊津哈在其著作《游戏的人》中提出的“玩”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巴比伦歌剧院设计》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S1期 27-页
作者:赵笔翚 曹德利鲁迅美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欲望”的突围——20世纪60年代情境主义建筑的演进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19年 第12期 24-25页
作者:范颖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20世纪60年代,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秩序进行了广泛批判,以建筑为主体的乌托邦成为一种主题。情境主义艺术家活跃在这一时代并提出了"总体都市主义",同时艺术家康斯坦特创作的《新巴比伦》是情境主义建筑实践的标志之一,致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牧的乌托邦——战后欧洲的动态建筑构想
收藏 引用
《世界美术》2023年 第4期 25-31页
作者:岑柏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大部分的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发展出了与之相应的坚固住房。到了“二战”后,西方一些先锋建筑师开始构想一种动态的建筑形式以及一种游牧式的生活。本文旨在以朗·赫的“行走城市”和康斯坦特的“新巴比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