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9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篇文学
  • 3篇法学
    • 3篇交通运输类
  • 3篇艺术学
  • 2篇历史学
  • 1篇教育学
    • 1篇法医学类

主题

  • 29篇新感觉派小说
  • 10篇穆时英
  • 7篇施蛰存
  • 6篇刘呐鸥
  • 5篇中国新感觉派
  • 5篇日本新感觉派
  • 4篇小说艺术
  • 4篇心理分析小说
  • 4篇都市文学
  • 3篇艺术手法
  • 3篇现代主义
  • 3篇叙事结构
  • 2篇叙事方式
  • 2篇叙事角度
  • 2篇叙事时空
  • 2篇新感觉主义
  • 2篇中国
  • 2篇弗洛伊德
  • 2篇现代主义小说
  • 2篇“新感觉派”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浙江丽水中等...
  • 1篇树德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电子信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常德师范高等...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湖北教育学院
  • 1篇重庆师专中文...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湖北水利水电...

作者

  • 2篇朱彤
  • 1篇尹鸿
  • 1篇张一波
  • 1篇李建东
  • 1篇李惠彬
  • 1篇王振亮
  • 1篇杨昌江
  • 1篇姜宇
  • 1篇葛飞
  • 1篇陈建华
  • 1篇许丽丽
  • 1篇邹永常
  • 1篇李季纹
  • 1篇陈希洋
  • 1篇沈远川
  • 1篇李晓宁
  • 1篇周成平
  • 1篇杨莉馨
  • 1篇沈明
  • 1篇彭秀坤

语言

  • 29篇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感觉派小说"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新感觉派小说叙事艺术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5期24卷 53-57页
作者:刘进才河南大学文学院开封475001 
新感党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党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即力图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诗歌的互动与共生──以《无轨列车》、《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 第1期 164-178页
作者:葛飞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100871 
早在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中国现代诗歌和新感觉派小说存在着某种联系.蒲风认为,前者是'象征主义和新感觉主义的混血儿',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不便于吟唱的纯眼睛上的艺术'.①金克木则把现代诗歌分成三类,有一类即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 第5期 171-185页
作者:尹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文考察了中国现代新感觉的形成背景、创作特色和历史演变,认为新感觉派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都市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感受,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焦虑体验。新感觉派小说已不再注重表现人物外部的社会关系和环境,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模式的更新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5期 68-74页
作者:朱彤 
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模式的更新朱彤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概括了三类都市小说:以茅盾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型,以老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型,以新感觉为主体的洋场文化型①。本文要论述的,就是活跃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感觉派小说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年 第2期 11-16页
作者:王振亮 
当历史以相似的面貌重演时,这段历史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三十年代左右,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当这股文学倾向再次展露于新时期文坛时,人们禁不住要重溯历史,追根求源。对它的研究便扩展开来。这股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感觉派小说的两种色情的颓废主题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1998年 第6期 4-11页
作者:李今 
中国的新感觉就其所可能具有的接受视野和创作特征来看,更接近19世纪后期唯美颓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保尔·穆杭以及日本的新感觉横光利一及日本唯美的创作,而这两方面表现出的相当不同的颓废的主题和风格,都同时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感觉派小说审美追求的现代性倾向
收藏 引用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1期19卷 64-67页
作者:彭秀坤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新感觉派小说作为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小说,它以创作主体对怪、新、异的现代性审美倾向的追求,以其鲜明的审丑意识,内向性审美视角,现代的艺术美感,实现了小说的现代性品格。新感觉派小说审美追求的现代性倾向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探索及其流变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 第1期 105-111页
作者:李惠彬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 
三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新感觉小说是初期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延续与发展。 初期现代心理分析小说已具有了许多后来“新感觉小说重视主观感觉与印象的艺术特征。在影响初期心理分析小说的文学源流中,日本新感觉派小说是重要的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艺术
收藏 引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2期 92-98页
作者:李建东华侨大学中文系福建泉州362011 
崛起于 2 0世纪 2 0年代末 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 ,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的叙事艺术 ,对正确认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从叙事入手 ,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收藏 引用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21卷 5-7页
作者:杨昌江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武汉430205 
穆时英是 2 0世纪 30年代初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其小说的艺术特点 :一是快节奏地剪辑生活片断 ,采用“空间并置”结构方式 ;二是表现主观感觉 ,创造主观感觉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图景 ;三是表现人物心理 ,着意开掘人物潜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