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政权"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世纪5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分立格局下的商业延续与文化传承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5年 第23期 12-17页
作者:韩雪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系 
一、分立格局的影响:"左""右"阵营的分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动荡和战乱的年代,开始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生活、新政权以及一个全新的中国。新中国,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一个专有名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郁·崇高·壮美——谈米开朗基罗的雕刻《皮耶塔》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 第3期 2-4,11页
作者:王化学 
米开朗基罗24岁时创造的、现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雕刻《皮耶塔》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就其所显示的深刻思想和高度技巧而言,都无愧称为成熟天才的成熟之作。一般艺术史家相信,它的创作与萨沃那罗拉修士的殉道不无关系。萨沃那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奇古怪说遗民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3年 第8期 41-42页
作者:刘恒中国书法家协会 
每当改朝换代之时,都会产生出一批怀念故国、抵制新政权的遗民。而在清朝初年,明代遗民数量之众多,行为之激烈,影响之巨大,都超过以往,成为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清初的遗民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在清兵南下时,直接参加了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可染与新中国美术改造——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画》2007年 第11期 104-110页
作者:李公明 
一李可染于1950年发表的《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是在中共全国政权建立后较早由画家撰写、并及时发表的重要文章之一,在近年来的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中是常被研究者引用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谈到的是一个对于当时国画的处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龚贤的尴尬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6年 第3期 4-9页
作者:庞鸥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 
刘海粟论龚贤有言:"他憎恨新朝,并不能摆脱清廷统治,更不能损伤新政权一根毫毛,他怀念旧朝,皇帝对他并无德政。无论汉族或满族地主当政,他都逃脱不了贫贱的下场,逃脱不了内心的苦痛,他都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旧官新贵。而传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可染1950年代以来的改革大纲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画》2007年 第11期 116-117,113页
作者:陈卫和 
中国解放,民族独立,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从逻辑上想,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自然应随之高升,然而事实相反。大部分国画家在这个新政权到来的历史时刻,既被国家民族的新生所鼓舞,又被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所震慑,表现得无从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十年心路历程——蔡致通“交心材料”剖析
收藏 引用
《江淮文史》2015年 第2期 77-85页
作者:郑琳春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交心材料"的由来1957年4月27日,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转折时期,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党内整风运动。随后,整风运动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标准化”试题与语文敎学
收藏 引用
《语文学习》1994年 第5期 6-9页
作者:张大文 
经过十年左右的实践,"标准化"试题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问题,已经到了应该总结的时候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与"学"双方都感到少慢差费,而"标准化"试题的介入伊始,就打破了课堂里的沉闷空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国第一住宅区”是怎样建成的
收藏 引用
《新城乡》2017年 第2期 26-27页
作者:陈瞰 
作为西方“邻里单位”理论在中国的早期实践,百万庄在一个社区里完整地安置了居民所需的各项功能,如同一个小小的城市。现如今各种时髦小区的噱头越来越多,但是在浮夸的外表下,一个居住区所应固有的内核,反而越来越缺失邻里单位1953年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没想到中国发生如此大的转型
收藏 引用
《工会信息》2015年 第14期 4-7页
作者:郑永年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转眼间过去两年。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当时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然而,中共十八大才过去两年,新政府下的中国却已有焕然一新之感,改革这潭死水被搅开。为了改革,权力和制度上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