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时期小说"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时期小说的变形艺术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1996年 第4期 102-109页
作者:李运抟华中理工学院 
新时期小说的变形艺术李运抟1、新时期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变革,已成为新时期小说发展中最醒目的内容之一。其间,变形艺术的采用又格外令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新时期小说叙事艺术变革的一个实绩就主要在此。所谓叙事的变形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青年形象系列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2年 第3期 4-9,28页
作者:潘向黎 
从青年小说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作“抽样分折”,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一)如果说,“人物形象系列的演进是当代小说三十五年来发展的核心”,那么,人物形象系列的横向延展与纵向拓进,则可说是体现了新时期青年小说的主导流向之一。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魔幻叙事中的“异境”想象与建构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42卷 137-143页
作者:曾利君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市400715 
在中国新时期小说的魔幻叙事中,作家常常通过异境的想象与建构来达成魔幻,较为常见的异境有乌托邦异境和超现实异境等。新时期作家吸纳中外文学养料来想象与建构异境,借异境反衬社会现实,表达悲悯情怀,对现实、人性展开反思批判,通过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情节结构类型透视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1991年 第6期 101-108页
作者:李运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 
新时期小说情节景观色彩缤纷,情节结构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具体作品,认为新时期小说存在着6种类型的情节结构:(1)因果分明的转换现实;(2)天马行空的心理世界;(3)形而上的象征画面;(4)仿真求实的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的非现实性描写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7年 第5期 29-38页
作者:王达敏 
新时期小说的非现实性描写●王达敏文学起源于神话。这一命题亦可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文学起源于非现实性描写。神话是“一种崭新的象征方式——艺术方式的第一朵花或第一批花中的一朵。”①神话发现并接受超自然力量,并将它从普通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艺术探索观完型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 第2期 163-167页
作者:邝邦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广州510665 
新时期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家对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荒诞派"表现手法以及"黑色幽默"表现手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绩。对其进行总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的句型设计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3年 第6期 87-90页
作者:垄耘 
语言的句型设计,实际上体现了人们对语言的本体认知判断。由于对语言认知的不同,句型的设计也就随之而发生岐异。尤其是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小说,语言句型的设计,实际上表征了小说家的风格特点。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整一的体现。所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人物形态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18卷 83-88页
作者:刘俐俐兰州大学中文系 
凝聚着作家们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和多样表现方法的新时期小说人物,以其各具特色、生气灌注为当代文坛增添色彩和光泽,也为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小说人物进行形态的考察就是这一课题的重要方面。从形态入手对小说人物进行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小说的艺术精神
收藏 引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2卷 37-39页
作者:彭国栋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6000 
文学的艺术精神是指文学内在的艺术本质和精神诉求,它是一种触及人的本体存在和精神生成的深层思考,它不仅指导着各种艺术活动,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新时期小说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为一种哲学意义的人文关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出位之思”与新时期小说的视觉想象——以格非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 第1期 41-48页
作者:颜水生扬州大学文学院 
1940年,钱锺书在《国师季刊》发表《中国诗与中国画》,以“出位之思”指称“大艺术家总想突破自身固有‘介体’(medium,媒介)的限制,表现出这种媒介所不允许表现的境界”。((1))叶维廉在《“出位之思”:媒体及超媒体的美学》中以“出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