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族文化"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蒙古西征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3期22卷 123-126页
作者:李瑛国西北民院干训部汉语文教研室 
本文论述了13世纪的蒙古西征对维吾尔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巴文与东巴画——纳西族文化札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9年 第8期 61-65页
作者:王伯敏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文化是思想意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有节奏地延伸和有声有色的渗透。文化又是由传统积累、融合,潜入生命,体现于民精神之中。我国纳西民的东巴文字与东巴图画,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东巴的文字图画,伴随纳西漫长的历史逐步形成,关系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诏大理国白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凉山昭觉博什瓦黑石刻的属为白
收藏 引用
《大理文化2003年 第6期 53-58页
作者:李宗放 
博什瓦黑石刻位于四川凉山彝自治州昭觉县碗厂乡(现属普诗乡),画像面积达440平方米,画幅巨大,刻像众多,以佛教密宗造像为主,有波士涅槃、释迦、观音、四天王、明王、菩萨、佛塔、六人骑马出行图、供养人像、隶书汉字题记等,是迄今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据复制时代的文化批评工作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1996年 第3期 70-75页
作者:金衡山北京大学 
数据复制时代的文化批评工作[美国]J·希利斯·米勒金衡山译艺术政治化一位最近我认识的瑞士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批评家参加了达特默思批评和理论学校。她来自一个对于文学的研究仍然或多或少地集中于文学史和单个作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1995年 第6期 57-59页
作者:郭弘甘肃省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国家。少数民历史悠久,富于聪明才智,他们为谋求中华民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在文化领域内,涌现出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字起源与书法沿革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1993年 第5期 52-54页
作者:陈忠利石狮市永宁中学 
汉字的起源,有实物可考者,应是半坡彩陶上刻划的符号。随着历史演变形成造诣极高的书法。史籍载有黄帝时史官苍颉造字,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商代铸于青铜器上的金文。秦后的大篆、小篆、以至后来发展的楷书、草书、行书等,经过了几千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前期文明华化的主导倾向——从各族文化的交流对初盛唐诗的影响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 第3期 131-146页
作者: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于唐代文化和风俗的“胡化”,长期以来史学家们做了许多具体例证的搜寻工作,但没有分析这些“胡化”的迹象在总体文化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和层次的深浅,从而给人造成了唐代社会在开元前后普遍“胡化”的笼统印象。本文通过初盛唐诗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
收藏 引用
《瞭望》1999年 第39期 73-75页
作者:孙家正 
50年间,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镌刻山河,雕镂情韵,其文采风流,足以引为当代华夏儿女的骄傲。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历史剧变时期,创建新中国文化事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更新,以新的文化烛照当代,以新的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之美(一)
收藏 引用
《西南民兵》1994年 第5期 47-48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也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 书法艺术美主要是从其“形式”、“意境”所含的笔墨、字形、韵味和书写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笔上墨,是书法给读者的第一直观表现。文字能否成为书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强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1998年 第S1期12卷 305-309,318页
作者:叶汉雯广西艺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