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无意识"
4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Without thought的“无意识”误区——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设计观念的思想基础及其开展路径阐析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3年 第4期 99-106页
作者:占炜 宋武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without thought本意为“无需思考”,在国内被翻译为“无意识设计”并广为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学者过分强调该理念中的“无意识”内容而忽视其思想基础,还同时造成一些学者对该设计理念开展路径的误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化无意识”——一个批评理论的概念性构建和实用性检验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 第2期44卷 80-95页
作者:顾明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 
“文化无意识”是文化研究和文艺批评领域一个模糊的概念,虽然一些西方理论家使用过这一概念,但并没有做过较为深入的概念性研究,其性质和工作逻辑尚需要从纯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内容和形式也仍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爱奇艺图标与界面设计为例的无意识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3年 第8期44卷 429-433,445页
作者:孙悦 潘越 臧勇浙江农林大学杭州311300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绍兴312030 
目的 以爱奇艺APP图标和手机界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以及对无意识设计的应用,提出适用于视频平台的无意识设计建议。方法 基于对无意识设计的研究,对爱奇艺不同时期的标志使用方式、图形和界面的运用规律以及所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映像与无意识——视频广告图像与新的视觉经验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S3期 104-108页
作者:肖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广告这一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广告图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尖端的科技和艺术思潮,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在我们当前这个全新的媒体技术时代里,它更加成为了媒体科学、艺术理论以及媒体思维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意识:作为绘画艺术变形的关键——以塞尚作品中的变形为例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6期 104-108页
作者:汪乐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奥地利艺术家、艺术心理学家安东·埃伦茨维希在弗洛伊德将梦与艺术深刻关联的基础上,重拾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他以塞尚的绘画作品为例,指出相较于旨在摹写现实的绘画作品,塞尚画中物体的变形传达出的是一种别样的关于视觉真实的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画艺术创作中“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体现与探究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3年 第6期14卷 140-142页
作者:史小强甘谷县文化馆甘肃天水741200 
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凝聚了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趣、精神思想。在书画艺术中,创作者的艺术表达可以分为有意识表达与无意识表达,其中有意识表达就是作者根据自身审美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创作中意识无意识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2年 第1期 182-185页
作者:裴智凡苏州科技大学 
意识无意识是人类常见的两种心理现象,既属于心理学范畴,也属于哲学范畴,它们都是人类发展到较高历史阶段才形成的心理状态,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无意识共同存在于同一艺术创作过程中,既有“主从之分”,又有“互相补充”的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画艺术创作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探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2年 第1期 45-47,57页
作者:秦雯贵州师范大学 
无意识”又叫做“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创作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结合所表达的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要展现给观众的一种境界。在艺术创作中,自然的客观事物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在艺术创作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他者的自我——谢林美学中无意识理论的建构与演进
收藏 引用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3年 第2期27卷 40-57,224,225页
作者:章文颖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谢林的无意识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谢林早期对绝对者问题的思考基本设定了他无意识理论的框架。在自然哲学中,谢林把无意识界定为自然的本体,且将其作为意识的先验存在融入“自我”。在先验哲学中,谢林将意识区分为“未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意识创作与自我记忆——新西兰艺术家Han Nae Kim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创意设计源》2017年 第3期 21-29页
作者:李梦红 姜弋 盛锐 王路广西艺术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姜弋(简称“姜”):我注意到你的作品在展览陈列上有很多变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时抽象,有时具象,能否谈谈你对于现代绘画在社会功能和个人表达方面的看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