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日本侵华"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台湾中、青年作家——有关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历史题材的创作
收藏 引用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年 第3期 11-13页
作者:朱双一 
台湾老一代作家描写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和台湾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数十年来不绝如缕,构成了台湾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台湾中、青年作家笔下,也出现了这类题材的作品.虽然他们不像老一辈具有日据时代的亲身经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献纪录片《日本侵华纪实》启动式在京举行
收藏 引用
《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 第4期 227-227页
1998年11月3日,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京大屠杀图证》编纂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文献纪录片《日本侵华纪实》启动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中外影视、史学界专家学者、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会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侵华罪恶的铁证——记两件伪满州国时期的瓷器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5年 第9期 91-91页
作者:刘建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左手理论右手舆论的侵华教父(上)——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家福泽谕吉
收藏 引用
《共产党员》2015年 第4期 54-55页
作者:周力 
福泽谕吉(1834—1901)是近代日本的著名人物,被誉为日本的"启蒙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他游历欧美,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启了日本的民智,但同时他又鼓吹"脱亚入欧",污蔑邻国,不遗余力地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造势,提出"国权扩张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国家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载具——以1930年代日设上海近代科学图书馆为例
收藏 引用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年 第4期8卷 34-45页
作者:傅才武 何威亚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为服务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将一切社会资源纳入国家动员体系之内,同时完成了其社会文化资源的国家化过程。日本政府通过鼓励和扶持在中国(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图书馆,对中国社会进行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将本应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还乡日记》与《乘龙快婿》:时代的双联画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5年 第4期 22-27页
作者:高山 Gao Shan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00088 
1947年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国民党政府在战后未能适时扭转日本侵华所造成的混乱局面,与共产党全部斗争历程中优势与劣势、强者与弱者地位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直接影响并支配着此后中国的走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大千篆刻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1989年 第3期 79-80页
作者:李文馥内江市铭牌厂 
张大千,学名正权、文名爰、季、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1899年5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初一日)诞生于四川省内江具(今内江市市中区)。他自幼随母学画,这对他后来的绘画艺术起了良好的启蒙作用。1920年他在上海曾拜著名学者、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读《逍遥津》
收藏 引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年 第1期 25-27页
作者:顾大玉日本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铭刻在中国舞蹈史上的记忆——写在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五十周年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 第2期 35-41页
作者:骆璋北京舞蹈学校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介绍到中国.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由吴晓邦先生成立的第一所“晓邦舞蹈学校”起步的。时值日本侵华野心已明目张胆地在上海横行挑衅.时局动荡不安,内又有反动势力的干扰,仅靠个人力量支撑了半年的舞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 第1期 75-81页
作者: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日本对华侵略的思想、方策的设计者,大都不是在朝的政府官员,而是民间学者、文化人。日本侵华,往往是“有思想能力”的学者文化人首先提出设想、加以论证,并首先在民间制造舆论,然后思想舆论一旦形成,则影响政府决策,并由政府加以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