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时间演变"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 第4期28卷 88-93,110页
作者:潘运伟 杨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与风景区规划所北京100085 
介绍濒危世界遗产概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洲际濒危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非洲的濒危世界遗产数量最多,且濒危率最大;濒危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濒危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非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建省专利密度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2期13卷 7-14页
作者:潘乙辉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通过2008—2016年福建省各市三类专利申请量的统计,从地区专利密度的内涵出发,构建了专利密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根据9个地级市的数据计算其不同类型专利密度指数,分析了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区不同类型专利密度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默与诗意 从面相学看讽刺幽默画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1年 第1期42卷 191-198页
作者:于瑾中国美术学院 
讽刺漫画[caricature],很难被定义。在意大利语中的"carico"和“caricare”可以分别翻译为“加载”和“夸张”,意思是夸张或部分特征的扭曲。在早先的历史上,就有艺术家使用特定的造型手段和视觉公式来帮助他们表达幽默的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方”的危险与价值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5年 第4期36卷 9-10页
作者:方晓风 
今天人们来谈论东方设计这样的概念似乎是自然的事情,但我始终希望人们对这样的概念保持一定的警惕,东方、西方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导致一种两分的、简单对立的思维,使东西方成为一对矛盾,这是非常危险的。其危险性在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层状云酸化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 第S1期3卷 52-58页
作者:刘奇俊 胡志晋 丁国安 苏维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北京100083 
发展、设计了一个一维时变参数化微物理过程的暖性层状降水云化学模式,研究云雨酸化机制及 SO_2、HNO_3、和 H_2O_2的云内雨洗清除和云下冲刷清除。结果表明,SO_2被 H_2O_2的氧化是SO_2氧化的最主要途径;S(Ⅳ)→S(Ⅵ)转化率及氧化和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突堤上游岸线演变过程及最终稳定形态探讨
收藏 引用
《水运工程》1989年 第12期 22-26页
作者:沈先荣浙江省交通设计院 
本文根据一线理论,对沙质海岸单突堤上游岸线随时间变化过程作了数值计算,并对该岸线的最终稳定形态作了探讨,此法可供海岸工程规划设计时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体团簇形成过程的模拟计算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 第3期24卷 586-590页
作者:喻平 葛芳芳 王红斌 吴玉迟 王磊重庆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97 同济大学物理系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团簇源特性是影响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团簇源的特性研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气体团簇形成过程进行模拟计算:①从流体力学角度出发,讨论气体的密度、压强及温度在喷嘴轴线上的空间分布,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禁足之境:演进的自然遗产与衰败的灾难遗迹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17年 第5期5卷 133-143页
作者:陈煦斌香港大学 
当代纪念性构筑物侧重于突出建筑形态和象征意义,而忽略了它们所处的场地和环境。本研究认为景观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交织能够提供一种更具批判性的纪念方式。这些过程涵盖土地、水体、植物和其他景观元素,以及人类对某一事件的认知与记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创意产业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研究》2021年 第1期 275-292页
作者:王昌森 董文静 张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基于2008—2018年山东省16地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从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研究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并分析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间演变呈现波动型上升发展态势;空间格局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掳神思而造象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5年 第9期6卷 142-145页
作者:言叶 
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木雕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长时间演变,与中国文化互为融合。佛教造像随教义一起被引入中国,佛像形象而直观,是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