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昌耀"
2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质
收藏 引用
《大观周刊》2012年 第51期 34-35,21页
作者:郑兰江苏常州213161 
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很多,优秀作家的成功莫不与他们对语言的尊重相关,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质是值得深思的,不仅在于他在用语方面独辟蹊径,更在于他拥有自身独立的灵感,跳出了同一时代诗歌的歌颂范式的狭窄领域,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孤独攀登者的四重超越——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赏析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 第24期 48-49页
作者:杜帅 孙渊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广东省深圳市平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深塔中学 
昌耀是一位独特的诗人,也是一位孤独的诗人。他被研究者誉为"中国新诗运动中的一位大诗人"[1],"诗人中的诗人"[2],关于其生平及作品的研究,在他过世之后成为一大热点。然而诗人远离当代"主流诗歌"创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苦难的圣化——关于昌耀诗歌中的流放话语
收藏 引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 第3期21卷 21-23,27页
作者:胡新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昌耀是当代中国诗坛一位重要的诗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自己观察与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与审美自觉,并以不同的诗歌话语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而流放作为昌耀人生的重要经历,使他在美学风格与地理认知上都有所嬗变,且在诗歌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省·变异·写作——论昌耀的后期诗歌
收藏 引用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28卷 20-23页
作者:陈曙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男性视角贴近昌耀的生存现实和生存体验,给予他直接书写的便捷,因此在其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中,都以单数"我"、"他"及复数"我们"等男性视角,作为抒情或叙述的中心展开心灵的记历。昌耀的后期诗歌,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言随想
收藏 引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年 第11期 167-168页
作者:韩志柏 
最喜欢诗人昌耀对语言的简捷定义:'语言,其本质是示人理解及铭记于心。'那么不能让人理解的便不应该被称作语言,不能让人铭记于心的便不是有质地的语言。语言的质地就是'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伶仃的荒原狼
收藏 引用
《诗探索》2000年 第3期 229-235页
作者:金元浦 
惊闻老友昌耀乘鹤远去,虽在预料之中,仍深为震撼。草草写下几段文字,以释深切悼念之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流抒情,史诗焦虑与1980年代水缘诗学
收藏 引用
《江汉学术》2014年 第5期33卷 51-59页
作者:米家路 赵凡美国新泽西学院英文及世界语言文学系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昆明650102 
在198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电影、政治书写经历了一场河流话语的大爆发,这股"河流热"既记录了1980年代社会、文化、美学,以及政治征候与创伤,更彰显了后毛泽东时代民族理想主义冲动的社会—文化想象。这股&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隧道
收藏 引用
《诗歌月刊》2011年 第8期 19-19页
作者:兰坡 
主持人语:提起燎原,相信读者会想起他的两大专著《海子评传》和《昌耀评传》,正是他的甘于坐冷板凳的寂寞,使他沥尽心血的富有开创性成果得以问世。长期以来,燎原是以诗歌、文化随笔、诗歌批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信:星辰寂灭的高原
收藏 引用
《齐鲁周刊》2020年 第17期 39-39页
作者:阿信不详 
阿信将自己的诗歌比作甘南草原的一株不知名的、他自己称之为"杜伊未"的植物:它长在寂寂的河滩,长在杂草丛中,却有明晰的辨识度。"浓厚的甘南地域特色"为他的诗带来了诸多声誉,甚至有评论家提到,"他的‘草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