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明中叶"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务头”再探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2期 160-163页
作者:车文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务头”是元明时期散曲、戏曲(主要是北曲)创作与演唱中常用的一个文艺术语,明中叶以后此法渐绝,到清初,就变得“千古难明”了。今人多有阐释,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终难达成共识。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有四处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1年 第4期7卷 86-92页
作者:姚文放 
如果说明中叶以后由李贽、徐渭、汤显祖等人所鼓动的浪漫主义戏剧美学在王骥德手中呈现了向古典主义逆转的迹象的话,那么在稍后的金圣叹那里却不绝如缕,荡起了新的波澜。 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对《西厢记》的评点和批改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其节以鼓,其调喧——弋阳腔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8年 第6期 92-93页
作者:黄爱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弋阳腔是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南戏与农村土戏结合,并融合山歌牧唱而成的戏曲声腔。据明代祝允明的《猥谈》记载,它在明初已形成声腔,到明中叶已流行于大江南北,成为流传范围最广的戏曲声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戏剧:呼唤“综合”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0年 第2期 16-18页
作者:杨聚臣 
在近年来关于戏剧危机的讨论中,戏剧口消亡”论大有消声匿迹的趋势,而“更新换代”说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说,这是讨论的一个重要收获。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戏剧的更新换代呢?回答只有一个:走“综合”之路。两千多年来,中国戏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闵贞与扬州八怪——闵贞与黄慎的绘画风格比较
收藏 引用
《南方文物》2017年 第1期 297-300,F0002,F0003页
作者:伍杨江西九江市文学艺术院 
明中叶以来。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盐商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盐商们的开放风气在吸引了八方文人前来的同时,他们的审美趣味也对当时扬州画坛的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康乾年间,扬州画坛浮出了以八怪为主的文人画派,更为扬州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门书画史上的《落花诗》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6年 第5期 75-79页
作者:蔡春旭 
明中叶吴门地区物阜民丰,文脉兴盛,称东南翘楚。读书人的激增与科举出仕的有限使吴中积留了大量的文人士子,他们多是饱读诗书,精于文艺,书画诗文既是其生活消遗、社交媒介,也是博得时名、获取生活依靠的资本,詹景凤尝云:“吴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珏的交游与书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1年 第10期 -页
作者:胡博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自赵孟頫(一二五四 一三二二)以来,元、明书家们开始重拾对于隶书的兴趣.流行的多体千字文大都包含篆隶,而隶书也经常用于书画卷册的引首.至明中叶,在文徵明(一四七○ 一五五九)家族及其门生的推动之下,人们对于隶书的兴趣更趋浓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时期书法鉴藏中的作伪现象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0年 第9期 122-131页
作者:张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富特性的愈加彰显,艺术品也诱发着人类本性中自私奢靡乃至贪婪的阴暗一面,因而随之产生了巧取、豪夺、贿赂、厚葬、盗墓、作伪等与鉴藏相伴随的种种肮脏行为。"书法作伪现象自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至明中叶已经成为书法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山皮影戏
收藏 引用
《寻根》2015年 第5期 72-77页
作者:张明水 石文涛 
河南罗山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集民俗、戏曲、音乐、绘画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罗山古老的文化魅力和传统社会生活的活力,是河南传统民间艺术代表性地域文化之一。罗山皮影戏自明中叶形成至今有近500年历史,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小品文发展史(续)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 第3期2卷 93-108页
作者:任访秋不详 
乙、中衰期——由唐至明中叶(六一八——一五六六)文学在极端自由解放的文化思想背景中,0是很容易走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上的。可是这种趋向的末流,常常要流人于形式的粉饰与声调的推敲。在前一期中,从建安起继之而太康,而永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