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明清两代"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刻竹艺术在明清两代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 第4期 20-26,99页
作者:刘静 
竹刻主要分为透雕、深浅浮雕、皴刻、毛刻、阴阳文浅刻等技法,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之一,它与文学书画艺术紧密关联。我国的竹刻艺术无论在内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成就。战国时期的竹简有的属于浅刻,有的则是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两代的禁戏法令、民间告讦与戏曲文祸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1996年 第4期 51-53页
作者:周巩平 
明清两代是我国戏曲创作的兴盛时期,也是封建统治者竭力打击“异端”思想,大兴文字狱的时期。一些敢说真话的正直人士和不少无辜者卷入文字祸端,惨遭打击。有不少事件,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简直荒唐透顶,但这确确实实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弼《东海集》版本考
收藏 引用
《上海地方志》2024年 第1期 56-64,93,94页
作者:史桢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200030 
张弼别集《东海集》是了解其生平为人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参考文献。《东海集》版本大体有大系统,其一以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为源,现存多为其补版后印本,又有周文仪本与日新堂本种正德间翻刻本存世;其二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小说戏剧对诗文发展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2期 36-40,74页
作者:陈少松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主潮的小说和戏剧对诗文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散文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借鉴小说刻画人物的某些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的通俗化;诗歌方面主要表现为:作为叙事性文学样式的小说和戏剧的勃兴,促进了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识庐山真面目——谈解俊逸的写真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 第10期 48-55页
作者:曹必冉安徽池州 
在中国画的诸多领域中,人物画曾获得过长足的发展与繁荣,也诞生过一批令人顶礼的名作。然而,在人物画的范畴里,“写真”这一门类虽然于明清两代热闹非凡,受到过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阶层的追捧,但清末以来,日益凋敝,成了中国画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家具的种类及风格
收藏 引用
《收藏家》1997年 第4期 50-56页
作者:胡德生 
我国家具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随着人们起居形成的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需要,经历了由低形向高形发展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家具艺术已发展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今人物画杂谈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3年 第2期 90-97页
作者:叶浅予不详 
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固守传统题材和古人形象,到了明清两代,则更加远离现实。这个现象令人费解。有些人便因此认为中国画家没有描绘现实人物的能力。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清末大画家任伯年笔下的肖像画,廖数笔,神完意足,是活生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散文之美学观照
收藏 引用
《学术界》1987年 第3期 77-83页
作者:万陆 
在我国古散文发展史上,明清散文不仅是它不可或缺的区段,而且由于明清两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又一次质的巨大转折的时期,不论是从散文的时折光去窥探其反映的时,或是从历史的搏动去捕捉散文反馈的社会裂变的信息,其意义都远非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吴中流派篆刻艺术形成与发展的诸因素
收藏 引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2期17卷 55-59页
作者:陈道义 
明清吴中流派篆刻艺术形成与发展的诸因素陈道义我国的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它以印章的实用为起源,在秦汉时期,官私玺印、吉语印、肖形印等被广泛而频繁地应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了元,由于赵孟、吾丘衍等文人、画家的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犀角艺术品的内在价值
收藏 引用
《紫禁城》2007年 第2期 115-123页
作者:紫禁城 刘岳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工艺组 
紫禁城——请谈一谈我国古是如何认识犀角的?犀角雕刻工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刘岳——犀牛古在我国有分布,直到战国秦汉间,中原对于犀牛并不陌生。犀角的利用最初应与饮酒有关,有的学者认为殷周时期典籍中的“兕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