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春雨图"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可染《蜀山春雨图》赏析
收藏 引用
《流行歌曲(下半月)》2008年 第4期 55-55页
作者:伟戈 
《蜀山春雨图》是李可染山水画开拓、创新"转型期"的作品,画风比他三十几岁"古典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拉开了距离,而且,经过了四次长途写生,艺术创造上产生了飞跃。他自评画风判若两人。这四次著名的长途写生,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厚重的民族魂魄 全民抗战激发民族艺术
收藏 引用
《世界博览》2019年 第15期 28-33页
作者:海坤 李征()不详 
写抗日标语,画宣传画,绘制抗日壁画,李可染走上了文艺抗日的道路。徐州沦陷之前,李可染怀着彻底抗日的决心,到大后方参加爱国救亡活动。在工作之余他开始了水墨画牛。艺术精进的同时,李可染以牛之坚韧的精神力量呼唤处于危难时刻的民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 第10期 99-101页
作者:李馥郁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语文作为生活的积聚与发展,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它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浓烈的感性色彩,或惆怅、或壮志、或言情、或忧伤,这些特征使语文天然的具有诗意的本色。诗意语文的这种朦胧美、不确定性、相对性等特点为同样具有审美性、形象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的写景艺术浅析
收藏 引用
《语文天地(初中版)》2004年 第16期 3-4页
作者:马兴贵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518054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有口皆碑的写景短文精品,七百余字的窄小的篇幅.通过作者细腻无比的描写笔法,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一幅极其和谐的春景中,给人以无限浪漫的春光享受。《春》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通篇流露出的极其和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文教学应如何发掘课文的时代性
收藏 引用
《安徽教育》2005年 第12期 17-18页
作者:徐革新长丰县朱巷中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作品欣赏式教学浅议
收藏 引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 第3期1卷 55-57,49页
作者:张成武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是非文学作品的3倍。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特有的形象感染力来组织文学作品的教学,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不少教师,对此仍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支离破碎的知识讲解和空洞抽象的思想归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艺术装点语文教学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 第3期 72-73页
作者:王亚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 
正如初一语文课本中《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讲的"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虚为实巧谋篇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17年 第2期 23-26页
作者:龚翠兰 付敢泽湖北仙桃市胡场一中2号信箱 
【技法阐释】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段有写"虚"和记"实"。所谓"虚",是指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所谓"实",则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前者抽象,后者具体。构思过程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诉诸客观存在的人、事、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教材引领学生 以课堂感染学生
收藏 引用
《成才之路》2009年 第2期 96-97页
作者:徐占吉高台县骆驼城初级中学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加强知识、能力、方法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情感,注重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常说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首动人的乐曲,让人身心愉悦。王国维说过:"词以境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年 第10期 12-13页
作者:付俊甘肃定西市第一中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在多而在精,要象文章的文眼一样能够辉映全文,统帅全篇;象点睛之笔一样能揭示主题,深化内容;象思想红线那样牵线串珠,牵衣顿领。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着眼于课文整体,设计一个或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起主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