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晚清小说"
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晚清小说广告的类型及其创意设计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2010年 第3期 34-36页
作者:谢仁敏 
100余年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报刊业的日益兴盛,作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小说广告也应运而生,其富于特色的营销策略及创意设计,今天看来依然有借鉴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市场的“广告战”——以晚清报载小说广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5期37卷 95-104页
作者:刘颖慧 张明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陕西西安710061 
晚清小说的市场发展过程中,此起彼伏的降价、促销活动,书局之间的竞争倾轧,以及书局与不法书商的盗版斗争,对于促进小说市场的有序化都有重要贡献。经过多次降价促销,以及盗版市场的利润瓜分,晚清小说的书价已经大大降低至老百姓能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的新闻特点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 第2期 101-111页
作者:方正耀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晚清,传统的艺术方式部分已趋瓦解,各种新的创作手法在被尝试运用。历史总是承认成功者的业绩,而对探索阶段为成功者铺垫开路的失败者则不屑一顾。晚清小说中确乎没有《红楼梦》之类的一流作品,但晚清小说家在摆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亡国泪》考证及其他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 第2期 199-205,214页
作者:谢仁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经查证,晚清小说《亡国泪》为急就章小说,取材于宣统元年(1909)伊藤博文刺杀案,从而纠正了过去的一些误识;缘于作者的职业和身份特性,该小说具有一些与其他时事小说所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创作暨刊行中的作者与读者——以《官场现形记》为例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2017年 第5期 107-112页
作者:刘颖慧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西安710062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西安710061 
晚清小说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作者之创作,报馆、书局之印刷、刊行,读者之阅读,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运作过程中,作者的创作及书局的印刷刊行都十分尊重读者趣味,遵循市场规律。在李伯元小说《官场现形记》的创作和刊行中,晚清报刊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的民族国家叙事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 第1期37卷 96-103页
作者:耿庆伟泰州学院副教授江苏泰州225300 武汉大学文学院 
民族国家叙事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一种重要表意方式,晚清小说家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以文学的形式展开不同的国家形象想象。他们或回顾历史,或针砭现实,或深情展望未来,通过艺术想象建构起各异的中国形象谱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报载小说广告研究——以《时报》(1904-1911)为例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8年 第8期 109-110页
作者:吴瑜潍坊学院 
小说广告诞生背景(一)清末工商业的发展。清末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剧烈动荡、深刻变革的时代。戊戌变法的失败,八国联军入侵使得国势危如悬发,江海门户开放后,富强成为存亡的关键,“恃商为国本”的观念为广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传播学视野下的晚清小说——以晚清报刊小说广告为中心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2012年 第4期 96-99页
作者:刘颖慧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西安710061 
晚清时期报刊上的小说广告,是反映晚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版、销售、阅读等状况的珍贵史料,对晚清小说研究意义重大。作为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小说广告是小说及其作者、读者、书局之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参与了小说创作、出版、印刷、销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插图与晚清小说的传播——以晚清《申报》小说广告为例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2006年 第11期 120-122页
作者:刘颖慧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插图的大量增加,是晚清小说中一个特殊现象。《申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体现了晚清小说插图大量增加、插图本小说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每名绣像,逐回图说”的插图方式等特征。这些广告虽然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晚清的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发展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2010年 第5期 33-35页
作者:谢仁敏 
晚清时期,随着现代广告传播手段进入小说产业链,广告便开始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特殊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