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曲会"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晚清民国时期江南社之“曲会
收藏 引用
《戏研究》2020年 第2期 214-231页
作者:裴雪莱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昆班伶人固然减少,但友不断壮大,其队伍规模、唱演水平等诸多方面不容小觑。类型多样、层出不穷的曲会无疑成为众多社凝聚成员、持续发展和扩大影响等方面的重要手段~①。曲会熔明清以来清标高雅的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明清曲会与江南昆的“大众化”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2009年 第5期30卷 104-106页
作者:任孝温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曲会作为明清时期江南昆生存的一种重要依托,它对昆的"大众化"作用有二:一是不同类型的曲会通过吸引不同身份的参与者使得昆成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真正的"大众艺术";二是曲会的频繁举行形成了一种浓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在苏州的传承与传播——以“清社”、“清”为例
收藏 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9年 第1期2卷 228-239页
作者:冯芸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即不以营业为手段的昆清唱。自昆创始后,在昆的故里苏州地区,以清唱为主的'清工'始终不绝,为昆剧发展史上特殊的表现形式;另外,作为民间的一种结社形式,以清唱为主的业余社在苏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些充分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的昆传承:昆社的历史变迁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0年 第3期 47-53页
作者:冯芸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具有极为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在昆的传承中,历来有"两路大军":专业的戏班艺人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种以研习和传承昆为目的的业余社和曲会。苏州地处吴文化地域中心地带,昆自发源于此后,一直与这个特定的文化生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江南曲会与昆演唱理论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戏艺术》2008年 第4期29卷 17-20页
作者:任孝温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曲会作为明清时期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演艺活动,对昆演唱理论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表现在"字声"的锤炼方面;二是表现在昆演唱的"声情"处理上;三是促进了昆声乐技巧的成熟;四是在把握演唱之"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私契”小考
收藏 引用
《戏艺术》2007年 第2期28卷 42-44页
作者:王宁苏州大学 
今人所谓曲会之中的“私期”,其实是“私契”之讹误。它盛行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一般规模不大,重在传授度伎艺而较少竞技色彩。师和妓女往往是这类曲会不可或缺的人物。具体讲时,这类曲会往往采取由一人起调,其余人讲评的形式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潘之恒金陵戏活动考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13卷 33-37页
作者:张秋婵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晚明时期,金陵戏演出极为繁荣,表现形式多样。潘之恒一生中有约一半的时间在金陵逗留。在金陵,他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戏活动,积累下丰富的戏观赏经验,为他一生从事戏表演艺术的探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潘之恒的金陵戏活动主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