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曹禺话剧"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机遇与必然:曹禺话剧的域外传播和接受研究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 第6期 91-109页
作者:陈秀娟河南工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曹禺话剧的域外传播和接受之旅是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蔚为可观的跨文化事件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总结曹禺话剧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认为外部机遇和曹禺话剧自身卓越的艺术特质和成就是其域外之旅取得成功的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曹禺话剧的“审美取向”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继承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3年 第7期26卷 156-157页
作者:李微 张影黑龙江科技大学嵩山校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在中国,曹禺虽被看作是接受欧美戏剧影响最大的戏剧家,但曹禺同样带着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思想融解西方话剧里诸多不适合中国人的戏剧元素,并不断对其进行中国化、民族化改造。因此。学术界中只将西方戏剧看作是曹禺话剧的影响源而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曹禺话剧语言艺术的个性化和动作化
收藏 引用
《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26卷 121-123页
作者:千玲玲凯里学院教育系贵州凯里556000 
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使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识曹禺话剧的经典意义与审美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 第2期 104-112,159页
作者:宋剑华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510632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这四部作品,其经典意义和审美价值并不是由批评家所决定的,而是由广大读者与观众用他们孜孜不倦的热情所铸就的。曹禺超越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探索人的灵魂的多样性和复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曹禺话剧的诗意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1年 第8期 48-49页
作者:芮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绍兴312030 
曹禺用诗的创作理念发表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话剧作品,其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诗意化特征。理想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作者的浪漫诗情;"过去"与"现在"交错的时空结构设置呈现出了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雷雨》的风化、通俗和现实——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不同接受群体的“众声喧哗”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19年 第5期40卷 19-25页
作者:刘方政 徐颖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既尊重研究者对文本的艺术分析、理论提升和逻辑整合,又照顾到观众的观摩感受,《雷雨》的文学史定位才能适度以至准确。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秉持"风化"观念的观众和坚守复古立场的官方,或指责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的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凄美婉丽的诗意境界——新编古装粤剧《花月影》观后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1年 第4期 56-57页
作者: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 
由陈薪伊执导,谢小明、陈自强、梁郁南编剧,倪惠英、黎骏生担纲主演的新编古装粤剧《花月影》,前些日子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我和老伴去看的是3月15日的一场。这是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看到的陈薪伊执导的第四出戏。前三出戏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崇高”之境——曹禺的悲剧意识与奥尼尔剧作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 第1期3卷 127-133页
作者:库慧君武汉大学哲学院武汉430072 
学界在探讨奥尼尔的剧作与曹禺之间的关系时,一般的研究方法尽管能使我们更为清楚地了解到"曹禺已经把握住了西方话剧的精髓",然而它却无法解答"西方话剧作品究竟如何影响了曹禺话剧意识的形成"。奥尼尔及其剧作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13年 第4期 31-31页
作者:程小君 
根据戏剧大师曹禺话剧《雷雨》改编的五场黄梅戏《雷雨》,以非同寻常的改编,全新别样的演绎,引起了业内业外的关注。带着未知的忐忑,我走进了《雷雨》,走进了剧中人物"四凤"的创作过程。"四凤",作为贯穿《雷雨》全剧的重要人物,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