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曾昭娟"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为评剧而生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9期 i001-i002页
作者:曾昭娟 
曾昭娟是为评剧而生的!”这句话,是不久前天津一位评论家在他的文章中写下的。他了解我,经目睹我自从艺以来所走过的每—步珞,见证过我在评剧艺术台前幕后所遭遇的每一次艰辛和痛苦,尤其是他看到了我2003年在纪念“梅花奖”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昭娟为评剧增添光彩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8年 第12期 13-14页
作者:张玮中国评剧院原总导演 
我这次来观看《寄印传奇》并参加曾昭娟表演艺术研讨会,感到特别高兴和感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昭娟 艺术生命的畅想曲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3年 第9期 4-7页
作者:安志强 
曾昭娟是在1998年首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的剧目是一出新编历史故事剧《夫人令》和两出传统折子戏《朱痕记·粥棚》、《谢瑶环·大堂》。过了十年,曾昭娟梅开二度,演的是新编历史故事戏《寄印传奇》。如果说,曾昭娟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昭娟:撑起评剧一片斑斓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8年 第12期 16-18页
作者:晓耕 
于评剧,曾昭娟有着一份超乎常人的挚爱和执著。她说,“评剧是妈,我随我妈。”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如此平实又深情的表达,闻所未闻。近三十年来她的追求与苦斗,只为一个目的,叫“妈”漂亮,让“妈”青春。柔情娇楚的小要带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昭娟 新时期中国评剧的领军人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8年 第12期 9-10页
作者:季国平 龚和德 康式 安志强 王蕴明 李庆成 张玮 张曼君中国剧协分 中国戏曲学会 中国评剧院 天津歌舞剧院 
曾昭娟是新时期评剧的代表人物,近几年,她连续创作了《三关明月》、《凤阳情》等新剧目。日前,又推出新作《寄印传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为此,本刊与天津评剧院联合举办了曾昭娟表演艺术研讨会。这里选登几位专家的文章,以飨广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如水 烈如火 曾昭娟和她的九儿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5年 第9期 4-9页
作者:安志强 
天津评剧院的《红高梁》进入国家大剧院,走进了更广泛的视野。我写了一篇文章称《红高梁》是“张曼君导演艺术与曾昭娟表演艺术同处于巅峰时期合作的一部佳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赵锦棠》看曾昭娟对评剧艺术品格的提升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3年 第9期 19-20页
作者:王蕴明 
作为新生代中国评剧艺术的领军人,三十年来,曾昭娟凭藉着她扮相俊美、嗓音脆亮和勤学苦练,转益多师的文化素养,在打下深厚的传统根基上,广采博取,戮力创新,先后创演了《三关明月》、《凤阳情》、《寄印传奇》等新作,逐步形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世纪的评剧新星曾昭娟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0年 第4期 36-37页
作者:霍大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评剧精神”的一次聚焦——看曾昭娟主演的评剧《凤阳情》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4年 第5期 36-37页
作者:子晨 
今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戏曲人生》首播《中国评剧界的一朵小花——曾昭娟》,提及在打造《凤阳情》的过程中,在曾昭娟身上体现了一种“中国评剧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津门曾昭娟——评剧擎旗人(一)
收藏 引用
《天津档案》2009年 第4期 59-60页
作者:甄光俊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近年来在评剧剧坛。崛起一位被公认为德艺双馨的年青评剧艺术家。论艺,她在舞台实践中认真继承优良传统.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出新之路,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论德。她以艺术家的开阔胸襟。将自己的一切尽可能多地奉献给她所钟爱的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