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朗达玛"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藏族的宗教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2年 第3期13卷 35-38,84-87+6页
作者:田涧 
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人烟稀少、雪山高耸、荒野辽阔、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加之过去交通不便与外界少有交往,使藏区更有自己的风采。历史孕育而成的宗教在这片大地上深深地扎下根,也使得藏族文化艺术,以一种强烈而又丰富的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贡嘎尔羌姆与西藏文化艺术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 第1期 13-23,33页
作者:丹增塔 德庆卓嘎 饶元厚 
香甜的酥油源于牦奶牛, 在蓝天般的草原上徜徉; 布谷鸟在石榴林中飞舞, 乍忆起圣地欢跳的羌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民族民间器乐发展史(一) 《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综述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 第1期 24-30页
作者:边多 
继《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之后,这是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的又一重大成果。在《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进入了紧张编写阶段之际,我刊将其《综述》初稿刊载。在西藏这块辽阔的特殊地域里,关于器乐品种及其历史渊源难免会有疏漏,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桑耶寺“羌姆”渊源考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 第4期 12-23页
作者:李家平 
一“羌”在藏文里的意思是“跳”,即专指宗教的驱鬼跳神动作。“羌”早在西藏始前期盛行的苯教就已有专在夜间进行活动的“苯羌”和以咒术为主的“堆羌”。就“羌”本身而言,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流传甚广。现在的“羌姆”一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贡艺术
收藏 引用
《西藏旅游》2006年 第Z1期 156-159页
作者:顾炳枢 
藏传佛教以其独有的特色和神圣纯洁,在藏民族中享有全民信仰的至高地位。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艺术,更是异彩纷呈,精美绝伦,充满魅力,在佛教艺术各门类中独树一帜。热贡艺术,尤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朝圣路上的顿悟之美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4年 第6期 46-68页
作者:尚仕 
两千多年来,佛教艺术集沙成山,堆砌成人类文明耀眼的丰碑。每每凝视那些跨越时空流传下来的佛陀以及大觉悟者们的造像,其眉目之间流露的解脱、静穆和俯观世态的悲悯,都能让人蓦然驻足,心神受慑。世尊释迦牟尼生前并不赞成形式化的个人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文化发展简史(一)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1年 第1期 3-15页
作者:毛尔盖.桑木旦 佘万治 饶元厚西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生神奇的发心海, 堆积教证珠宝之微尘, 四身①级层装点最华丽, 师友巍巍须弥常胜利。先贤光辉业绩的叠浪, 愚昧痴儿心寒生畏惧, 知晓正理目光犀利者, 欣喜合什心间表敬意。演述往事牧笛声悠扬, 伴我老翁散心消烦闷, 你等同人前来谛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文化发展简史(二)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1年 第2期 126-134页
作者:毛尔盖 桑木旦 佘万治 饶元厚 
藏传佛教后宏期藏族文化发展情况就整体而言,藏传佛教所谓前宏和后宏是:朗达玛在卫藏灭佛之前称前宏;朗达玛灭佛后七十年左右期间,(人们)不大勤学文化和佛法,在上部阿里贵族僧人天王喇嘛益喜卧(“天王喇嘛”系旧时对国王出家为僧者的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拂去尘沙 古国探秘——青藏高原上的阿里古格王国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 第2期 70-77页
作者:赵红 
这个曾经辉煌了七百年的古格王国却突然在三百年前的一夜之间消失了,无影无踪,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找到古格人的后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壁画·族源、政教简史——罗布林卡“登明久颇章”新宫南殿三○一幅塑画题记(二)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1年 第1期 80-91页
作者:加措顿珠 
40.松赞干布在欢宴之地,与尺尊相会。尺尊为王造宝座,将尼泊尔的槟榔、葡萄酒、米酒、麦酒,用鹿形银壶献奉王之左右手,又献世间多种食品及财物、镶嵌珠宝之“曼札”。王留本尊神象前不外出,公主疑王畏边患。于是,内外诸大臣会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