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本相"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理白族“绕三灵”的本相阐释——基于“绕三灵”的田野考察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2年 第1期36卷 24-33页
作者:邢莉 张翠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稻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征。通过田野考察,从“绕三灵”的时空维度与大理白族稻作文化的关系可知,出现在“绕三灵”过程中的舞蹈、对歌、接送金姑等仪式表述的文化本相是祈雨。在“绕三灵”节日的“阈限期”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暧昧与审美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6期51卷 73-79页
作者:李胜利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暧昧"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心理状态,有着广泛的心理学意义。"暧昧"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中,是一种本质本相的存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揭示了"暧昧"同样的哲学意义。正是微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象学视域中的电影层级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5期37卷 90-93页
作者:单永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1189 
现象学方法对电影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强调现象还原,强调本质直观。电影艺术也是直观的艺术。看电影的过程本身即是现象学直观的过程,也是电影显现自身的过程。在现象学的意义上,电影显现呈现为三个层面:在影像层,电影依次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作秀”
收藏 引用
《新闻界》2007年 第3期 12-13页
作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家山水形式及艺术人格风范——纪念黑伯龙先生逝世20周年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3期 9-13,34页
作者:李晓晖 李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0 
人类历史不断地肯定那些在艺术灵性生成过程中,具有真正灵感形式创发力的艺术家。在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的时代,黑家山水形式的存在和创作者黑伯龙先生的艺术人格,愈来愈引起当代艺术家学者普遍关注。黑家山水承古代山水画家"含道应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