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朱可心"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中一杯水 可清大地心——朱可心紫砂艺术的所得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16年 第6期 50-51页
作者:钱新 
在众多的艺术品收藏门类中,紫砂壶在藏界始终得到高度的重视,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远在明代,紫砂壶就以文人的风骨傲然于世,从而伴随着文人雅士、贵族大夫们近几百年来的藏与赏。从造型、材质、工艺等各方面的发展来看,紫砂壶始终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藏朱可心作品研究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22年 第10期 25-27页
作者:杨晶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安阳455000 
紫砂陶是世界陶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可塑性强、透气性好等特性,同时又因其功能优势,在日常实用器具中脱颖而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工艺特征,从而深受世人的喜爱。基于此,本文对近代著名紫砂艺人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仙桃报春岁万寿——简析朱可心制“万寿壶”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16年 第1期49卷 53-53,55页
作者:张顺发 
紫砂壶是世界艺术陶瓷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用料是宜兴丁蜀黄龙山一带的紫砂泥,并且经由全手工制作成型,它的可塑性高、透气性强,泡茶隔夜不馊,并且越泡越光润醇厚,功能优势明显,是世人公认的极品茶器,数百年来始终深受大众喜爱。同时,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心雕琢人世间的真、善、美——记宜兴制壶大师、“俞国良”第三代传人朱可心弟子倪顺生从艺紫砂60周年
收藏 引用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 第9期29卷 173-176页
作者:刘岩松 马玲 舒鹏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行为上往往被喧嚣华丽的阴霾所迷惑;内心极易丧失道德实质。多数人用流行的时尚来取代对本真的追求,更有甚者用尘俗的污垢来蒙骗自己纯真的天性,人们迷茫了是非、境界的标准,含混了需要的追求。偶有意志者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暗香情依旧,壶中春意浓——漫谈朱可心“报春壶”的造型与意境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15年 第3期48卷 77-77页
作者:许冠新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艺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名人辈出、精品不断、薪火相传。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留给了世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制壶艺人更应从中汲取精华、学习方式、领悟艺术,以一颗虔诚之心来感受壶的情感和意境,并进一步融会贯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紫砂花货造型设计之创意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06年 第S1期39卷 41-41,43页
作者:吕卫芳韵月轩陶艺工作室宜兴21422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曙光:新生时期的紫砂壶历史管窥
收藏 引用
《创意与设计》2013年 第3期 89-91页
作者: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新中国建立后,紫砂壶生产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与萎缩之后重新获得了生机,并筹建了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了紫砂工厂,这一时期,王寅春,朱可心,吴云根,任淦庭,顾景舟,蒋蓉等七位紫砂老艺人都进入工厂执教授徒,成为推动紫砂艺术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怀若谷,上善若水---李玮的紫砂陶艺之道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6年 第1期31卷 24-31页
作者:廖金林 
说起江苏宜兴,所有爱好品茶赏瓷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孕育和创造紫砂文化的摇篮。它东濒太湖,西临天目山余脉,在历经世事沧桑中延续和诉说着江南绵延细雨般的陶都故事;它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孕育出顾景舟、朱可心、吴云根、任淦庭等著名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陶艺竹梅造型设计的体会
收藏 引用
《艺苑(美术版)》1992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许成权 
宜兴紫砂陶器是我国民间工艺品中的一个著名品种,自明清以来,不仅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必备之品,并且成为文人雅士争相收藏把玩的艺术品,这是因为宜兴紫砂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优良的实用功能,精湛的制作技艺及独特的艺术风貌。随着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的壶型 精美的装饰——对“花开富贵壶”设计创作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19年 第5期52卷 21-22页
作者:许建彬宜兴214221 
2013年,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紫砂行业中评选出“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其中有“供春壶”、“石瓢壶”、“鱼化龙壶”、“仿鼓壶”等。在这十大经典器型中,除“提璧壶”、“报春壶”为现代大师顾景舟、朱可心所创作外,其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