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理论研究贵在慎思和新创,而大凡创新之作又总会引起一些见仁见智的不同评价。何国瑞先生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经问世便引人瞩目,其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去年,当它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付梓的时候,作者在《理论与创作》上发表了《艺术生产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文,简约地论述了“艺术生产论”的指导思想、基本观点和理论构想,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
摘要:朱辉军同志在《理论与创作》1990年第1期上发表了评析何国瑞先生《艺术生产论纲》的文章《艺术生产论的独创与缺陷》,提出了艺术创造活动的元结构理论,并以之为依据对艺术史的诸观念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了自己的“重造说”。朱文的确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以艺术创造的元结构理论为基础的“重造说”是不是真的象朱文所云超越了诸家学说而也完美无缺呢?或许不是这样。
摘要:朱辉创作的黄金时代反映了中国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难忘岁月,他笔下那些乡村小景、农家一角记录着我们的乡愁,也细致地刻画出中国大规模城市化之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细细品味朱辉的作品,我们能体会到蕴藏在他作品中“勤”、“俭”、“节”、“约”的艺术思想。
摘要:我们总说,文学的生命来自于变革与创新,但是这话又可以反过来说,文学的生命或可就是对一些东西的坚守.这些东西被英国美学家乔治·迪基称之为"艺术惯例".迪基认为所有不同的艺术门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贯例,也就是"每一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我们之所以能区别一个对象是不是艺术品,"是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那种支配着艺术特征和鉴赏的惯例,并且也能把这种惯例看做一种默契的尺度".文学当然应该创新,但什么叫创新?创新无非就是对艺术惯例的偏移.所以,一个优秀的富于创新意识的作家首先需要的是对艺术惯例的尊重,只有惯例存在,并且得到惯例的支持,创新才会发生,也才会有价值.创新绝非是弃惯例于不顾,创新甚至不是对惯例的剧烈的破坏与颠覆,创新实际上是对惯例的适度偏移,它应发生在惯例与非惯例之间.……
摘要:性灵的发现与美的创造──评近期朱辉先生的水彩画创作王战朱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家,其作品历来受到水彩画界的关注与推崇。最近,笔者有幸欣赏了几幅朱辉先生近期内创作的作品,并就有关水彩画创作的理论问题走访了朱辉先生。一、关于作品《水仙花》的创作朱辉先生...
摘要:艺术是什么?艺术里有什么?艺术家做什么?这是一个画家和学生最常遇见的问题。学习绘画主要是绘画实践,是写生和创作。绘画的学习不能用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绘画强调的是动手操作和体验,是对绘画表现主体用辨证的观察方法通过作品去表达,当然,这些也离不开对艺术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摘要:朱辉先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水彩画家,是湖南水彩领军人物之一,为湖南水彩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一位十分朴实但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孜孜不倦地探索水彩画艺术,培养了一批富有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校水彩教师,影响着一届届学生的成长。文章对朱辉先生的部分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他的艺术成就、凝结的艺术经验及教学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让更多的水彩画爱好者了解他。
摘要:前不久恩师朱辉先生的长子朱奕来电话告诉我,说他拟在互联网的公众号中挂一个《朱辉水彩艺术馆》的栏目,以示悼念与传播朱先生的艺术精神及其艺术成就,我认为这是一件众望所归且非常有意义的艺术大事。作为朱先生的众多弟子与学生之一,我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傲人的艺术创作成就或学术研究成果,但也算得上是一位为艺术教育事业一直努力奋斗到退休“下课”的斗士。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