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朵云轩"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城下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6年 第8期 110-110页
作者:乐怡 
这些艺术家们,在努力思考的,既要与传统保持距离,也要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丙申新春,朵云轩艺术馆,一次特别的展览。以往都是名家作品,这次,却是全新的尝试,上海的年轻艺术家在哪儿?他们在想什么?作为群体,他们各种状态是怎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忆唐云先生二三事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1995年 第2期 38-38页
作者:马飞海 
唐云先生早以“杭州唐伯虎”的美名饮誉上海。1952年,我和赖少其同志在华东医院治病,经他介绍才认识唐云先生。我们一见如故,在几次谈话中,他快人快语,发表了对书画艺术的独特看法,给我深刻的印象。他说,艺术家负有深重的社会责任,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急“上海艺术家作品展”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2016年 第5期 24-24页
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发展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速度,习惯了投入与回报成正比的利益追求,似乎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坐上中国发展的高速列车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可期待的效果。确实,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与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艺术发展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假拍”乱象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3年 第28期 63-63页
作者:东梁 
艺术品成了奢侈品不算,更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借机敛财的方式。于是乎,近年来鱼目混珠、见利忘义,种种丑态,层出不穷。火了艺术品,乱了拍卖行。沧海桑田,不过是20年前,艺术品拍卖槌第一次敲响于京沪两地,从对于苏富比、佳士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盛宴,古工集翠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3年 第25期 89-89页
作者:慧敏 
全球经济疲软的态势理所当然地影响到艺术市场,拍卖行不仅成交额锐减,而且征集拍品前所未有地困难,因为在这种行情下,藏家都知道出手就是输钱。但在当代艺术身价大跌的形势下,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其实还是相当坚挺的。比如印章这个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品拍卖的魅力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2005年 第2期 80-80页
作者:正年 
时下各地的艺术品拍卖可谓热火朝天。仅沪上就有朵云轩、敬华、崇源、上海国拍、工美、上海拍卖行、新世纪、翰博、信仁、青莲阁、友谊、黄浦、万融、华星、博达、城皇庙、新华、德康等20余家。与此同比,参与艺术品拍卖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上海地区画廊一览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3年 第8期 109-109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柳如是一幅扇面拍出90万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4年 第2期 216-216页
朵云轩2013年秋拍的扇面专场中,柳如是一幅扇面以90万落槌,拔得全场"魁首"。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家印谱另类古籍
收藏 引用
《中国收藏》2013年 第4期 161-161页
作者:吴祥 
在2012年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古籍善本无疑是最大的“黑马”,无论是春拍中的“过云楼”,还是秋拍中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上海朵云轩2012年秋拍中露面的“古今印谱专场”,则掀起了“另类”古籍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沪上秋拍也疯狂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4年 第3期 58-58页
作者:朱浩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