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重力势能是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基础,是一个重要知识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重力势能概念、意义及其研究方法,教师须采用有效的探究式教学.
摘要:动量和能量的思想,是贯穿高中物理各知识领域的一条主线.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分析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高考的永恒话题.动量和能量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是很相像的,比如功和冲量、动能和动量、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等等,高三阶段通过典型例题对它们进行对比区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熟练地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去解决动力学问题.
摘要: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九年级教材列举了水力发电站工作过程,很多学生没有见过水力发电站,自然很难理解这个应用。通过布置课后拓展实验,设计制作水动力小车,直观呈现了水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水动力车制作器材常见,操作简单易行,对于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很有帮助。
摘要:重力和重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的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制工作中,重心位置的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它的高低、左右、前后,对机械、车船、飞行器的稳度,能量损失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摘要:轻型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结构简单,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本文针对某项目直升机的设计需要,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材料力学的方法对该型起落架的着陆载荷做出定量分析,并校核了起落架的垂直过载和强度。
摘要:动量定律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常常考查动量定律的应用.该类试题涉及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以及动量与力学知识等综合应用;试题设计情景比较新颖,题目难度属于中档或偏上.现将动量高考重点题型及规律分析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摘要:笔者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2005年1月修订,2006年开始实行。以下简称《竞赛内容提要》)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当前高一年级学生物理、数学知识形成的具体情况和天体运动部分知识结构的特点,换位分析了学生在天体运动这部分需要掌握和能掌握的内容,形成了在学习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笔者分析了天体运动部分的内容在中学所要求掌握的层次,并分析了当前学生知识形成的具体情况,抓住其重要知识和关键知识。
摘要:对高三物理复习,如何设计科学的复习方案及优化实施措施,值得重视和研究。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摘要:介绍我们新开发的一个综合性实验,它主要包括拉力传感器、由LM331组成的V/F和F/V变换电路以及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等,以实现对弹簧振子加速度的红外遥测。利用计算机USB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计算弹簧振子的速度和位移、系统的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和总机械能,并绘制机械能变化曲线,由此验证了弹簧振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本实验项目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中级职称的教师去年参加某地教育人事部门组织的高级教师职评说课,他经抽签后知要求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第一册“机械能守恒”一节.该教师采用探究式设计该节:从教材图示中的两单摆摆动观测机械能总量,演示一铁球自由下落猜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设计实验验证刚才学生的猜测(把机械能守恒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考评的结果出来,他被三位评委打了一个低档的C等.该教师愤而不解.口才不赖,陈述逻辑性强,也没有出现说态、语言上的明显错误,为何仅仅只是C等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