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杂木盆景"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杂木盆景培作技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乡村科技》2015年 第12期6卷 34-35页
作者:霍新海 刘向娜安阳市三角湖公园河南安阳455000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杂木盆景培作技艺方面的研究,在培作技艺的诸多方面,如栽培技术、养护措施及造型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尤其是在如何做好造型、提高艺术欣赏品味等方面,更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以植物材料柽柳为例,作了较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杂木盆景的枝托造型布局与线条美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0年 第9期 8-11页
作者:郑永泰 
木盆景不像山水盆景那样可以用多种材料造景抒情,表达意境,而是主要用树木自身的形态美来表达作品的内涵意境。树木盆景中的杂木盆景,又因和松柏类盆景的生理特征和生长条件不同,所展示的艺术效果差异很大,故制作技艺也有所不同。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脱衣换景 展露精华——赏杨积德的杂木盆景近作
收藏 引用
《中国花卉盆景2008年 第3期 46-47页
作者:黄建明 
杂木盆景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图景,这是松柏盆景及其它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杨积德的这几件作品,以寒景裸姿的形象出现,展露出杂木盆景的内在精华,它们或遒根强劲,或干古嶙峋,或虬枝峥嵘,无一不体现出自然树木的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果树盆景的培育与一般杂木盆景的异同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03年 第11期 30-31页
作者:于文华 陈金立 
随着盆景的创新和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品赏、培育融观花闻味,观果品果,赏形悟意为一体的果树盆景。但要按培育.般杂木岔最的规律和技法来培育果树盆景,是必然要走弯路的。因为果树不同于一般的树木,它除了具有一般树木的生长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杂谈杂木盆景》有感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0年 第12期 12-13页
作者:马树萱福建福鼎 
拜读本刊今年第八期上刊登的胡乐国大师新作《杂谈杂木盆景》一文后,笔者认为专题召开"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措施是有力的,也是必要的。这对进一步探索杂木盆景发展中的问题,向新的方向、新的目标进发,是极其有利的。同时我也赞同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拓创新勇弄潮与时俱进勤不休——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0年 第10期 4-7页
作者:刘少红《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编辑部 
2010年6月5日,泉州释雅山公园松关阁里正在举行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先生在主持现场制作表演时,由衷地指出:"我觉得近年来胡乐国先生所倡导的松树高干垂枝式造型是最中国化的,最能体现中国松树盆景的风格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盆景艺术家沃特坡尔的花果盆景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0年 第11期 44-46页
德国盆景艺术家沃特·坡尔的盆景作品种类繁多,无论是他的花果盆景还是松柏、杂木盆景,都忠实地反映了树木的自然形态,很有国际代表性。以下为他的花果盆景作品,与广大读者共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蓬勃发展的福建盆景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09年 第7期 7-9页
作者:刘少红《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编辑部 
近年来,福建盆景在当地盆景艺术家、收藏家和经营大户的大力推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福建的杂,木盆景,更是在全国盆景界首屈一指,可与广东杂木盆景相媲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造金盆景艺术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1年 第9期 28-29页
作者:刘启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编辑部 
徐造金先生,就职于安庆农村商业银行,2000年接触到盆景并一发不可收拾,繁忙工作之余独钟情于盆景。从各地收罗黑松盆景桩材500余盆、映山红桩材千余株及其它杂木盆景300佘盆,建成盆景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里中原行 春风扑面来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0年 第5期 18-21页
阳春三月,广袤的中原大地花红柳绿,春机盎然。本社社长万绍华,书记邱祉轩,本刊编委,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及记者一行驱车干余公里,赴河南南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商丘等地市,观摩各地盆景,并与河南盆景界朋友广泛交流。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