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李振华"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李振华、孟繁玮对谈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2期 8-9页
作者:李振华 孟繁玮 
孟繁玮(本刊[热点述评]栏目主持,以下简称孟):李老师,近期[热点述评]栏目就“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策划了一期选题,邀您加入讨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主要的产生缘起和辐射场域。总体来看,新媒体艺术的实验场域与知识生产之间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于朋:创作中的叙事性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22年 第5期21卷 104-107页
作者:于朋 李振华不详 
艺术家于朋赴德学习艺术之前,语言和文学是他的专攻,因此他创作时比较关心绘画的叙事性。于朋啃过很多“一手”的西方哲学原著,即使说他和康德、尼采、黑格尔、叔本华、维特根斯坦很熟也一点儿不为过。然而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更是引经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振华和他的写意世界
收藏 引用
《检察风云》2019年 第2期 94-95页
作者:吴秋发(文/图) 吴隽童(文/图)不详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陶瓷雕塑是陶瓷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历史悠久,约始自秦、汉,盛于明、清时期的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太空里的“荒岛”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20年 第4期19卷 100-101页
作者: 张翀 董师ArtChina 不详 
六月,阆风艺术迎来了今年的首展"但愿月亮落下之后,明天的荒岛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本次三人展由青年艺术家张翀策展,展出了董师在不同时期的版画四十三件,还有张翀为此展览最新制作的七件装置作品。展厅的墙面以手写的形式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荒岛,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22年 第1期21卷 92-95页
作者:童珈琪不详 
"一个人在荒岛——生命延续的另一种形式"是阆风艺术第二次呈现"一个人在荒岛"系列展览。从2018年起,李振华开始写诗,到与董师合作参加展览,再到形成系列。迄今为止,大规模的主题展有六次,本次展览是荒岛系列的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存在于动态的媒介关系中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6年 第7期15卷 34-35页
作者:白家峰 
白家峰(以下简称"白"):李老师,最近我参观了你的新个展,"好汉是不能被打败的",整个展览充溢着海明威式的精神。请问为什么给自己的摄影作品展起这样的名字?这种海明威式的境遇是否映射了当下摄影艺术的某种现状?李振华(以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越世俗——从张宇的新作看其精神的转向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 第2期12卷 6-13页
作者:梅蕙兰 
跨过了《活鬼》的创作高度,又在官场系列中进行了洞穿一切的剖析之后,张宇开始升腾了,这是从世俗的大地向精神高空的升腾;是现实人生向理想人生的跨跃;是一种对彼岸世界的确立与憧憬;是挣脱了庸常琐碎的日常景象之后的一种精神放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重宇宙:一个体系的诞生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5年 第7期 26-29页
作者:陶大珉 
展览:多重宇宙时间:2014/11/22-2015/04/09地点: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伴随着好莱坞星际系科幻大片所引发的对于探知天文太空的热度,当代艺术界也未能免俗一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成立的另一家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简称&qu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0年《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总目次
收藏 引用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 第6期18卷 I0001-I0004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