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李贽"
7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的思想属性——“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 第1期 7-11页
作者:徐海东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基础在学界争论较多,但儒家思想对李贽的影响一般都被研究者所淡化或忽略,把李贽作为一个"异端"来对待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对李贽"声色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这个命题的来源、内涵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琴者心也”音乐美学思想的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 92-97页
作者:王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出了“琴者心也”的美学命题,这一命题对晚明及其后的古琴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琴者心也”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批判,是对“琴者禁也”思想的公然对抗。而笔者认为“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狂狷童心和自然之子——李贽与卢梭诗学比较初探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11年 第4期 81-84页
作者:魏中银 马树芳亚明艺术馆合肥230001 安徽大学中文系合肥230039 
李贽与卢梭都生活在新旧社会行将更替的时代。他们在批判旧社会的同时,分别以"童心说"和"爱弥儿"热切地呼唤着新的"自然人"的出现,盼望着侯王与庶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虽然二人对人在追求"自然人性&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尼采和李贽美学思想比较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 第4期24卷 121-124页
作者:李社教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435002 
尼采和李贽是分别出现在德国、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浪漫思潮的代表人物。其思想都是以人为中心来确立一种价值的新维度 ,其美学都是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 ,以主张人的超越为归宿 ,都是“力”与“真”的赞美诗 ,都希望通过艺术来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5年 第4期 58-62页
作者:王维中央音乐学院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到了“琴者心也”的美学命题,这一命题对晚明及以后的古琴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琴者心也”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批判,是对“琴者禁也”思想的公然对抗。而本文的观点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的艺术批评思想
收藏 引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3期 23-26页
作者:文春凤 张晓刚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巢湖238000 
李贽的艺术批评思想主要是提出了艺术领域的"吟心说",并由此指出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吟其心";艺术创作过程是"顺其性"自然发出,发愤而作,"吟"的过程可以毫无拘束,直至冲破"发乎情,止乎礼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童心说”与克罗齐“直觉表现说”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 第3期28卷 25-27页
作者:汪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下,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和李贽的“童心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强调文学艺术的主观表现性,都反对艺术为道德服务,对艺术技巧和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有近似的认识,但又有着重大差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和他的散文艺术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5期 65-72页
作者:张凡 
一 漫漫长夜般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明朝,已到了它的后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而北方和东南方的异族入侵也屡屡发生。封建统治者千方百计维持和巩固它的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严厉的“大明律”,建立严密的里甲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的悲剧情结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 第1期20卷 69-74页
作者:彭洁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基础理论部 
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李贽的生命现象和精神力量,他的悲剧根源在于他渴望有益于生命、永恒生命的事物的探索。李贽的悲剧之根是深深驻扎在中国传统之中的,他的悲剧情结源于深层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把这种生命的探索当作一场梦来追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贽音乐美学思想的“童心说”基础解析——“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四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 第3期 59-63页
作者:徐海东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李贽的"童心说"是李贽在研究儒学、道家和佛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观点,而先秦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童心说"所传达的思想就是孔子如何"为人"的思想,与先秦儒学的思想一脉相承。"童心说&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