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李铁夫"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从李铁夫的漫画《今日时局》说起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8年 第5期 47-61页
作者:黄大德 
过去在李铁夫的研究中,鲜有涉及李铁夫的革命艺术观的讨论,如今要全面研究李铁夫,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为什么他对革命事业如此执着?是什么原因令他洞悉"美术为革命运动武器,革命为艺术推进机"?他是如何运用艺术的"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油画先驱李铁夫的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6年 第5期 60-71,94-95页
作者:钟耕略中国油画院 
李铁夫是我国第一位远赴重洋到欧美求艺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油画艺术的先驱。他留洋四十年,不但以坚实的艺术功力饮誉画坛,且把满腔热血无私地贡献给推翻腐败无能的清廷的革命。他自诩“生平两大嗜好就是革命和绘画”。所以他参与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著名油画家李铁夫和他的油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1994年 第2期 33-36页
作者:谭雪生 
李铁夫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前往西方攻研造型艺术,并真正掌握了西方油画传统技艺的艺术家。 他1869年出生于广东鹤山县一户贫寒农家,1885年十六岁便前往美洲加拿大谋生,1887年进入阿灵顿美术学校(AringtonSchool of Art)攻读九年,后又转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探李铁夫被边缘化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9年 第1期 40-59,2,129-130页
作者:黄大德不详 
李铁夫是中国油画先驱,但其艺术在中国近代艺术进程中的遭遇极其耐人寻味,特别是被边缘化的路程,值得深究。本文重点从现代艺术运作机制对李铁夫艺术的疏离,李铁夫与徐悲鸿两人之间的互动与沉浮,生存环境和和生态困局对艺术家的艺术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传播、跨界——五邑名人李铁夫动漫角色及衍生品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1年 第4期 86-87页
作者:仇淑静 冯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角色设计是动漫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动漫IP(知识产权)构建的基础部分。动漫衍生品开发是实现动漫IP盈利的表现形式,相比于一般的文创产品,动漫衍生产品在设计程序和方法上有其独特性。该文以五邑华侨画家李铁夫动漫IP创作为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铁夫出生日期讨论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4年 第4期 71-75页
作者:许以冠广州美术学院 
本文研究李铁夫的年龄,主要从两大部分展开:首先通过对以往李铁夫生平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指出原来对李铁夫年龄认定存在的问题;其次补充李铁夫生平的新材料,将内容对照分析,对李铁夫的年龄进行考证,从而认为李铁夫出生时间为1885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铁夫的影剧活动——兼论“生平重建”之话题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8年 第3期 70-78页
作者:李铁广州美术学院 
文章前半部分,以李铁夫照片、作品及相关史料为线索,通过查证,挖掘了李铁夫热衷于影视及粤剧表演,于1925年参与创立纽约"民智白话剧社"并登台出演角色的史实。文章后半部分,就近来发表的三篇关于涉及李铁夫生平重建文章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者与画家——李铁夫的身份变迁及其困境
收藏 引用
《美术》2021年 第3期 92-100页
作者:许以冠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革命"和"美术"是李铁夫的两大"嗜好",他对革命者和画家有着深刻的身份认同,也一直在寻找两者相统一的状态。而现存相关研究关于李铁夫的身份问题甚少涉及,所谈之处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谬误颇多,更少提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烈士真名——李铁夫《二次革命失败蔡烈士锐霆就义时写实》辨误及分析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3年 第1期 70-75页
作者:许以冠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铁夫是最早到欧美学习油画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其晚年创作的大幅油画作品《蔡廷锐就义》,由于缺乏更多的资料,研究者一直没有对这件重要的作品进行审慎的分析。笔者翻阅相关的资料就发现,这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归隐宋王台——李铁夫寓居香港的遗民处境与绘画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22年 第2期 42-52页
作者:赖志强广州美术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李铁夫自美国返回祖国后,在此后近20年的生涯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生活在香港。初至香港时,其独自一人租住于九龙土瓜湾的一间小屋中,除画具和衣物外了无长物,因个性耿介之缘故,极少与人往来,终日沉醉于绘画之中,因此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