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杜工部"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职业画家之“难”看“会员”价值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22年 第6期 142-143页
作者:吴建明不详 
画家一词从源头上看,依次有画工(汉王充《论衡·齐世》)、画师(隋薛道衡《昭君辞》)、画手(唐甫《杜工部诗笺》)、画匠(唐韩握《玉山樵人集》)。至于画家,在宋《宣和画谱》才首次出现一“董源,江南人也。善画,多作山石水龙……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收藏 引用
《月读》2015年 第9期 76-79页
作者:朱光潜 
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谈甫的参与意识
收藏 引用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 第3期21卷 53-56页
作者:王治平 
煌煌一代大唐,其独特的社会土壤,艺术环境成就了一个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继往开来的诗歌创作群体。历数这个群体成员在诗歌创作上各自呈现的艺术特征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除了甫之外,恐怕我们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以忧黎庶、偃甲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片阳光
收藏 引用
《法制资讯》2012年 第12期 79-81页
作者:林徽因 
《旧时光,那些文字里的爱与风景》林徽因等著江苏文艺出版社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圣豪情天地间——成都甫草堂读联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 第3X期1卷 88-89页
作者:紫南福建省诗词研究会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独有的特殊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尤其是一副好联、佳联、传颂古今的联,讲究对仗,注重平仄,善于用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今中外 难得楷模——参观邬惕予先生书法展有感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年 第12期 107-108页
作者:邓永业 
壬辰冬至,余来长沙,适逢邬老惕予先生书法遗作在省群艺馆开展。余极其兴奋,忙步入展厅,但见故人楷书,璀灿夺目,字字生辉。整个展厅,虽观赏者不绝,但在邬老书法精、气、神的感召下,都慢步轻移,显得如此庄重,如此肃穆,真叹服艺术的力量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朝花夕拾(文摘)
收藏 引用
《书法》2015年 第6期 164-165页
陈丹青《真的美术史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凡·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鹤师小记
收藏 引用
《苏州杂志》2016年 第2期 83-85页
作者:王伟林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是杜工部《遣兴五首》中的诗句,也是《李鹤云捐赠书法手迹选》中的一件行书对联。李鹤云先生通文史、书法,长期浸淫古典诗词,尤其酷好"老"诗篇。鹤老的这幅作品创作于五年前,其时先生已八十七岁高龄,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者文摘
收藏 引用
《档案时空》1993年 第Z1期 24-25页
韶山93年将塑造毛泽东铜像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经中央批准,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韶山塑造一尊毛泽东铜像。南京晨光厂主动要求承担铸造毛泽东铜像的光荣任务,以表达全厂职工的一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咫尺应须论万里——审美境界的宏观把握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8年 第S1期 24-28页
作者:高焕春 
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分工的日益精细,人们的审美天地和审美视野似乎变得愈来越狭小了。随着系统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运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视野亦随之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宏观走向,如同太空探险、环球旅行和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