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杜诗艺术"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杜诗艺术辩证法续谈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1988年 第4期 23-32页
作者:赵山林不详 
杜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诗史”的含义,按照旧时代诗评家的理解,主要是指其内容有关社稷宗庙,忠君爱国,贬得体,议论正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春秋》笔法入诗,按照新时代诗评家的理解,主要在于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诗艺术的创造性及其渊源影响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 第4期 45-54页
作者:许总 
杜诗艺术的创造性及其渊源影响许总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就其根本的成因而言,乃在于其超人的醇厚学养与艺术敏感在特定的外在条件刺激下,形成最佳的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状态,体现为在由盛而衰、剧烈动荡的转折时代与源远流长、蕴蓄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甫诗开拓的新世界——论杜诗艺术对韩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 第2期 99-105页
作者:张清华不详 
一“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新生于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诗歌的发展也是这样。杜甫所以成为时代的巨人,被称为“诗圣”,成为诗歌的“集大成”者,就是因为他不仅总结、发扬了他以前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切优秀遗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到元和体变新——论韩诗对杜诗艺术的继承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1992年 第3X期13卷 53-60页
作者:张清华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为文章者有所发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姚鼐《惜抱轩集》卷八《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引周书昌语)。新生于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就是这样。杜甫之所以能成为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唐诗艺术风貌——以杜诗为例浅析唐诗中的情景、意象与声律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0年 第23期 22-27页
作者:包庆章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朝是诗的国度,唐代是诗的盛唐。唐朝诗歌艺术的繁荣不是偶然的,本文试从“文学创作论”与“读者接受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唐诗的概况、唐诗的创作群体、唐诗的接受群体、唐诗的发展阶段与美学特征,结合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诗的用典艺术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27卷 58-64页
作者:韩成武 贺严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江西诗派以及后世一些学者诗人把杜诗曲解为学问诗 ,是迫于政治压力而为诗歌寻找的一种出路。杜诗的灵魂是干预社会现实 ,其用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写现实感受。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杜甫在用典艺术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主要是 :1.使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杜甫诗歌的奇崛美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1986年 第1期 37-43页
作者:何大江不详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对他自己的文章有这样几句话:“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豉及也。”自唐以后,历代诗评家遂以“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诗歌的风格。这从杜诗艺术风格的总体观念来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述论
收藏 引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 第5期44卷 47-54页
作者:孙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韩成武先生是国内著名杜甫研究专家,数十年来在杜甫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系列学术著作《杜甫诗全译》《少陵体诗选》《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诗艺谭》《杜甫新论》《杜诗诗体学研究》,构建起了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甫七律中地理名词的运用艺术
收藏 引用
《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 第7期34卷 36-39页
作者:耿锐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的经历使他的诗凸现出境界的宏阔与现实的惨淡,而其诗中的地理名词更是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杜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在杜甫的七言律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的地理名词在杜甫七律中的存在形式、类型特征、结构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甫在秦州的生活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 第2期17卷 44-48页
作者:李济阻 
唐肃宗乾元二载(759)立秋后不久,杜甫弃官寓居秦州,至十月底复高秦州南下同谷就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为我们留下了九十多首诗篇,不仅数量之多在杜甫创作的各个时期是罕见的,而且这些诗篇几乎全部是精心结撰的力作,其中的一些名篇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