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杨仁恺"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杨仁恺唐代草书研究摭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8年 第6X期 138-140页
作者:张锦伟 夏祥军新乡医学院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中心 杭州市西湖区青少年宫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杨仁恺陆续撰述多篇考辨文章,研究张旭、怀素、孙过庭和高闲等草书大家及草书名帖,并有专文论及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演进。在对宋、明草书的讨论中,也探讨了它们和唐草的渊源关系。杨仁恺认为,以张旭书风为代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仁恺晚年行书手札探微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年 第4期 85-86页
作者:刘国庆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杨仁恺行书手札为依托,通过分析杨仁恺晚年行书手札的技法特点,进而剖析其学书之路以及技法渊源,并根据杨仁恺相关资料得出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原因。这些原因的合理分析,不仅可以梳理出杨仁恺行书手札风格的形成过程,更为关键的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仁恺信札书法金石气的缺失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6X期 47-48页
作者:郝长宁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杨仁恺一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作品,由于工作性质和交游的原因,使其与友人通信书札大量存世。目前的研究多从杨仁恺书画鉴定成就等方面阐述,并没有关于其信札书法的相关研究,尤其从金石气角度进行研究,尚无人涉及。本文以杨仁恺信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仁恺“技法鉴定”观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6X期 54-55页
作者:颜景波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技法鉴定'作为书画鉴定中具有代表性的鉴定手法,在杨仁恺鉴定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关于'技法鉴定'的研究,通过对《杨仁恺书画鉴定集》中关于书法'技法鉴定'的部分资料进行重新梳理,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仁恺与徐邦达——以鉴定《行书千字文》为视角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6X期 51-52页
作者:焦雅男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历代书画鉴定家在鉴定同一幅作品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鉴定结果,杨仁恺和徐邦达在鉴定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时,分别从《行书千字文》的书帙收藏方法、墨色风格、用印、避讳字等方面进行了鉴定,最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鉴定结果。目前见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杨仁恺书法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2年 第12期 32-36页
作者:刘伟山东艺术学院 
杨仁恺是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家、书画家、美术史家,在辽海地区同时代的文人中是相当突出的,然而他的书法多被他的书画鉴定成就所掩。本文借助杨仁恺的生平书迹主要依据,分析探讨杨仁恺的书法,以书法本体与书家人品修养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起連海系列展览之三 纪念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逝世十周年 杨仁恺书画文献精品展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8年 第5期 125-125页
杨仁恺(1915.10.1——2008.1.31)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是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家、书画家,生于四川省岳池县。1950年任职于东北局文化部,1952年由东北文物管理处调任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工作。生前曾任辽宁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祝寿、博物与祥瑞——吉林省博物馆藏《百花图卷》新探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1年 第2期42卷 80-103页
作者:许玮南京师范大学 
旧传杨婕妤所作,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的《百花图卷》(图1)是一件别具一格而又充满谜团的作品。与其它存世南宋院体花鸟画相比,其三百二十八厘米的长度1堪称巨制,而分为十余段的画面形制在传世宋代花鸟中更是罕见。是卷经吴其贞《书画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启功古书画鉴定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8年 第3期 90-91页
作者:林如 
一启功是现当代艺术界、学术界公认的大师,他在书画史研究和书画创作以及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目录学、考据学、历史学方面都造诣极深。启功身上的光环还不止于此,在现当代中国古书画鉴定领域里,启功算得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宫廷藏画的聚散及其对艺术收藏史研究的意义——以钱选《观鹅图》的著录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1年 第6期 56-68页
作者:洪再新美国普吉湾大学艺术系 
2004年笔者所撰《皇家名分的确认与再确认——清官至伪满洲国官廷收藏钱选(观鹅图>始末考》一文刊发后,艺术史界反响不一。结合清代官廷和民国以来的中外文字著录钱选《观鹅图》的沿革变化,本文将对其所反映的官廷收藏史研究诸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