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杨彭年"
4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片冰心在砂壶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 第4期 40-41页
作者:韩士奇 
紫砂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茶具,它不仅具有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艺术特色,还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用来泡茶香味特别醇郁。因此,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被人视若珍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艺术的文化生态
收藏 引用
《艺苑(美术版)》1993年 第1期 38-40页
作者:杨英 
(一)地处太湖西滨、铜官山南麓的江苏宜兴丁蜀镇,向有"陶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当地居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烧制陶器。商周时期,这里已有精美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善本过眼录·吴昌硕题曼生壶拓本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5年 第9期 64-69页
作者:仲威上海图书馆 
曼生壶拓本,卷轴装,外签题为"吴秋农集曼生壶拓本",其一为蝉翼拓本,仅拓铭文部分,其二则为全形拓本,壶身、壶底、壶盖、壶嘴、壶把一应俱全,壶底直径为13厘米,边侧钤有"阳湖李墨香手拓"印章。卷轴画芯宽30.5厘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经典“曼生十八学士壶”再生记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 第7期 54-61页
作者:培宗 
古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这句诗是咏紫砂矿土的。紫砂壶泥古称"五色土""富贵土",这种珍贵的矿土,成矿于古生代泥盆系,距今约三亿五千万年。其矿位于江南古陆边缘海(?)陆、湖交替的三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壶上的镌刻
收藏 引用
《茶世界》2011年 第2期 53-55页
作者:王学铭 
紫砂壶上刻款、题识,是壶外艺术。最早制壶人的初衷,可能是想做个记号,记上自己的名字、制作年月。也可能是受书画家把自己的名款写在作品上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壶外艺术的流变
收藏 引用
《茶世界》2007年 第11期 52-54页
作者:王学铭 
在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中,有一把举世罕见的宜兴紫砂六瓣圆囊"供春壶",如把壶的底款用特写镜头放大,可见"大明正德八年供春"的刻字赫然在目,其端庄遒劲,工整秀丽的字体,非一般书法家所能及。捐赠此壶的香港罗桂祥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曼生壶款识探索(下)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 第12期 42-45页
作者:李敏行 
作者将曼生壶的署款形式区分为六种,认为在常见的"阿曼陀室""曼生"和"彭年"三款具备之外,尚存在其他署款形式。本刊上期介绍了曼生壶的署款形式及曼生壶"桑连理馆"款,本期将对曼生壶"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在堂识小(二十六)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年 第4期 122-123页
作者:杨未君 
陆和九与同古堂刻铜如果说经亨颐是因身处陈师曾"朋友圈"而参与刻铜文房的创作,那么,陆和九的书画铜创作,或许可以说是因其身处张樾臣"朋友圈"的缘故。在民国名家刻铜文房创作中,刻铜家之于书画家,就像杨彭年之于陈曼生,其作用也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砂奇葩——栩栩如生的仿真雕塑
收藏 引用
《茶世界》2012年 第11期 60-62页
作者:陈亚萍 
宜兴紫砂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仿真雕塑更是宜兴紫砂器中的一朵奇葩。紫砂泥特有的可塑性,为宜兴紫砂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2006年,宜兴紫砂传统手工技艺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兴紫砂始自北宋,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曼生壶”之天趣美
收藏 引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4期14卷 77-82页
作者:徐学 朱海燕大益茶道院云南昆明650200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立足审美角度,从三个层面对家喻户晓的清代"曼生壶"天趣美进行解读:造型取象于自然景观、建筑构件、几何形体、仿古器物及瓜果植物等形态,借景移情,托物造型,妙合天趣;篆刻"铭文"作为其唯一装饰,以简练明要、不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