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松柏盆景"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松柏盆景款式及制作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5年 第12期 72-73页
作者:马文其 
松柏盆景是自然松柏树木优美姿态的艺术再现,而不是自然界树木的模仿。自然界中的松柏树木虽然千姿百态,但就某株树木来讲,很难达到人们的理想。因此就要对树木进行艺术加工,去丑留美,把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松柏盆景的古与今(上)
收藏 引用
《中国花卉盆景2011年 第6期 52-53页
作者:曹克亭上海 
松有松之魂,柏有柏之韵。松柏盆景作为盆景的一个重要类别,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山水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盆景艺术尤其是自然山石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进入形成阶段的话,那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松柏盆景的古与今(下)
收藏 引用
《中国花卉盆景2011年 第9期 46-48页
作者:曹克亭上海 
三、关于传世的中国盆景及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于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源于对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而传世的盆景也同样是文物,而且是活的文物,这样活的文物能传世上千年确实罕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往自在 追求完美——赏任晓明松柏盆景有感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09年 第7期 14-16页
作者:王选民 
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实践活动,而一个成熟的艺术创作家大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和对创作方法的选择上,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倾向都灌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使自己的作品形象更富有个性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凡材亦得凌云意——郑志林松柏盆景创作三例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23年 第5期 58-64页
作者:徐旻 郑志林不详 
因材施艺是盆景创作的固有法则之一,盆景素材的高下往往能决定盆景作品的创作成败。虽然好的素材更能达成好的作品,但天生妙相的佳材毕竟较少,不仅不易寻得,而且价格不菲,一般的盆景爱好者只能望而却步。如何让平凡的盆景素材化凡为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肥东园松柏盆景作品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01年 第11期 6-7页
作者:仲济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卉艺术节上的生命礼赞
收藏 引用
《旅游.旅业》2003年 第12期 10-11页
作者:培林 刘健 
盆景,我从来没有像在北京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场“姹紫嫣红总是春”花卉艺术节上看得这么久,几十盆盆景,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历来我看盆景都是走马观花、蜻蜒点水。欣赏盆景、需要静功,停得下步,沉得下心,不能浮躁,像品茗、品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掘优点 彰显个性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3年 第1期 64-67页
作者:侯万朝 
作者简介:侯万朝。1982年12月生。河南省林州市人,2006年师从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先生,主攻松柏盆景的制作管理养护,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内盆景展大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脱衣换景 展露精华——赏杨积德的杂木盆景近作
收藏 引用
《中国花卉盆景2008年 第3期 46-47页
作者:黄建明 
杂木盆景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图景,这是松柏盆景及其它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杨积德的这几件作品,以寒景裸姿的形象出现,展露出杂木盆景的内在精华,它们或遒根强劲,或干古嶙峋,或虬枝峥嵘,无一不体现出自然树木的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默默奉献敢为先——山茅草堂访李城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1年 第1期 4-7页
作者:刘少红《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编辑部 
在武汉汉阳墨水湖畔有座叫"山茅草堂"的盆景园子,园主李城先生现任湖北省盆景艺术协会法人代表兼秘书长。与国内盆景界众多知名人士相比,他或许显得平凡而普通,但提到湖北盆景,却不得不提到他。在素来以杂木盆景为特色的湖北,近年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