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格律"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歌词创作的“四化”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18年 第6期38卷 9-10页
作者:王志明大朗文化广电中心 
歌词创作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文中从形象化、抒情化、民族化、格律化四大理论层面,文章对歌词创作这“四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论述。对于歌词创作,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船山《潇湘怨词》对稼轩词的接受
收藏 引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32卷 131-134页
作者:谷颖 邱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吉林长春130032 
王夫之(船山)是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中唯一有词作传世的学者型文人,故其在时代乱离之际接受稼轩更具文学上的优势。《潇湘怨词》代表了船山词的最高成就,分《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与《潇湘十景词》三组,其中《小八景词》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词散论(上)
收藏 引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第5期17卷 21-25页
作者:郑德开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本文就词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词不同体式的划分 ,唐五代词发展简况 ,两宋词人所出现的主要流派的作品内容和艺术个性 ,以及相互影响 ,继承关系 ,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介和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弗罗斯特对十四行诗传统形式的继承与突破
收藏 引用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4期10卷 21-26页
作者:范双飞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十四行诗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他并不赞成与他同时代的现代主义诗人完全抛弃传统、一味求新求变的做法,强调继承诗歌传统,在传统范围内进行革新。在运用十四行诗这一饱受现代主义诗人诟病的古老诗体时,弗罗斯特对既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郭沫若与闻一多浪漫主义诗作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 第10期 79-84页
作者:李倞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大连116001 
"五四"新文学时期,郭沫若和闻一多虽同为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但两人的作品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在抒情方式和诗体格式上更是"各唱各调"。对两人诗作的比较研究,可以探索诗人的经历、学识及艺术个性与诗美观念确立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泰诗歌音乐性的对比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2010年 第S1期 112-118页
作者:范桂忠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文章要研究的是汉语传统标准诗歌的音乐性与泰语传统标准诗歌的音乐性。这项研究会注意到汉泰语言音乐性的相近与差别。汉语的近体诗是汉语诗歌最标准的诗律,泰语的"八Glaun"也是最典型的泰国诗律,这两种艺术必然有相同与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话青海”到“唱青海”的心路历程——试论滕晓天先生的“花儿”情结与学术成果
收藏 引用
《群文天地》2011年 第5期 12-14页
作者:罗子云 
滕晓天先生的《青海花儿唱青海》,作为《青海花儿话青海》的姊妹篇,一经推出,在青海“花坛”再次引发一场“话青海、唱青海”的热潮。在民众审美情趣普遍提高、艺术眼光日益挑剔的今天,这部“唱青海”何以能再次让“花儿”界引人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表演理论视野下的维吾尔民间叙事长诗——以“和田民间达斯坦”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 第3期32卷 76-81页
作者:牙森江.买提尼牙孜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达斯坦"为维吾尔语,意为"叙事长诗"(包括史诗)。达斯坦传统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新疆各个地州,其中和田口头达斯坦以其特殊的表演形式明显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口头艺术。以新疆和田等达斯坦主要流传地区收集的第一手资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回文对联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00年 第5期 37-39页
作者:张绍诚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一、“客上天然居”不是回文对联“客上天然居”可以倒读为“居然天上客” ,是一个回文句 ,有人说它是“回文对联”,有的联书评说 ,也大加赞誉。但是 ,“客上天然居”不能算是对联。其理由如下 :1、“客上天然居”能够倒读为“居然天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驻云飞”曲律流变及其特色
收藏 引用
《戏剧丛刊》2003年 第1期 66-68页
作者:马华祥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453002 
南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大约形成于北宋末年的温州。它产生自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但语言俚俗,难以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关注,正如明人何良俊所说:“祖宗开国,尊崇儒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