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梁实秋"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文体学视野中的“型类的混杂”
收藏 引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5期65卷 14-24页
作者:周海波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型类的混杂"是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批评。梁实秋认为新文学文体特征及其功能紊乱,散文写诗、小说抒情、诗可以叙事,这是文体功能的混杂,是浪漫主义过了头。但是,"型类的混杂"是现代文学的文体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三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两种趋向
收藏 引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年 第3期14卷 85-89页
作者:周海波 
阿尔贝·蒂博代在他的《六说文学批评》一书中,将文学批评类型分为“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在蒂博代看来,自发的批评注重的是“作品和人”,职业的批评注重的是“规则和体裁”,大师的批评则注重原则或本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坛究竟座落在何处——论文协同人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2010年 第1期 103-109页
作者: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文协同人为了确立文协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坚持抗战文艺的基本方向而发动的,因此论争虽然围绕着抗战文艺的题材和艺术质量问题展开,但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其实并无差别。因论争的目的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笑间,文本意蕴迎刃而解——品鉴郁洪千《雅舍》的“漫谈”艺术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论坛》2013年 第7期 33-38,2页
作者:徐杰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00 
"漫谈"是我国古老而陌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本文以详实的课例、精当的点评,呈现了语文课堂"漫谈"艺术的境界,诠释了"漫谈"艺术的特征,警言语文课堂应该是扎扎实实的语文活动,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闻一多诗歌的形式美
收藏 引用
《继续教育研究》1996年 第1期 15-25页
作者:韩兵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是一个标志着新诗由初创期进入成熟期的重要诗人。他以爱国情思为凝聚点,以追求诗美为驱动力,变革新诗的艺术形式,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诗歌是语言艺术中的“高层艺术”,是一种美学意义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铁海推介词:当代艺术的谋略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14年 第7期 40-41页
作者:皮力 
“可是,好哥哥,不要像个坏牧师,给人指出崎岖难行的上天道,自己却只顾流连在花街柳巷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梁实秋曾经说过,有一个诗人生活在你的时代是一件荣幸的事情,而有一个诗人生活在你的隔壁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舍的散文艺术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3期17卷 29-33页
作者:许正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话的艺术》赏析训练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4年 第6期 19-21页
作者:陈玉中江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逍遥指数 市南创意
收藏 引用
《青岛画报》2011年 第12期 102-106页
作者:崔燕 李伟 张诺然 
半城街景半城海,偷得浮生半日闲。青岛市市南区是为旅游、为逍遥而生的一个地方。浑然天成的惊艳景致、诗意浪漫的人文地缘——任何时代、任何人群、任何借口的逃离,几乎都能在市南区觅得属于自己的乐活境界与快意情境。用溢美且客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尺幅千里 跌宕生辉──鲁迅杂文的论辩艺术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26卷 100-104页
作者:顾建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