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正变"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雅俗与正变之间的“艺术”范畴——中国古典学术体系中的术语考察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4年 第1期 25-38页
作者:文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艺术”在中国古代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绝无仅有地横跨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是连接雅与俗、的中间学术范畴。作为“薮”的传统和“衍”的传统的并称,史志列传中的广义“艺术”概念包括术数、方技、工艺三个部分,分别为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勰的“正变”文学观及其理论价值
收藏 引用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3年 第2期27卷 154-170,229,230页
作者:李健 杨柳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正变”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思想,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刘勰以《周易》“正变”美学思想为基点,提出了“质文代故存”的文学发展观、“弃邪采、执驭奇”的文学创作观,以及“义、崇”的文学批评观。这种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郑玄“正变”文学观考论
收藏 引用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 第7期11卷 126-128页
作者:杨允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正变论"是郑玄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正变"论诗、乐,在文艺思想发展中产生极大影响。他推崇诗之"",乐之""、事之"",力图引导政治、文学艺术、法度建设入于自己理想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文心雕龙》的正变理论
收藏 引用
《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 第6期27卷 41-44页
作者:郭鹏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变观念本身有经学方面的历史渊源。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将其提升为一种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文学理论。从""的方面讲,刘勰认为它是一种经典式的思想情感和行文风范,是作家进行创作时应予以严格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回诗美:《诗经原始》章法、炼字与“正变”品评
收藏 引用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 第5期31卷 50-53,70页
作者:方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安庆246000 
在清季考据风行的环境里,方玉润《诗经原始》跳出经学批评的窠臼,在继承历代诗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诗经》章法、炼字和"正变"等三个方面开展文学品评。方玉润用诗学的眼光,从诗歌叙事学角度和内在行文脉络分析章法;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行本色与兼陈正变:明代词论基本范畴蠡探
收藏 引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5期51卷 74-84页
作者:彭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12 
“本色”与“正变”作为中国古代词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在两宋金元之时已有不少论述,是明代词论中同类命题有关思想表达的来源。以本色论词是明代词论之中的重要话题,相应阐论或从体性角度切入,或从风格角度切入,或极力维护、凸显词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唐至宋水月观音的南北流布及异同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22年 第2期 2-2,201,190-199页
作者:许永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济南250199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率先提出周昉创水月之体并描述其基本特征,但关于特征描述的点校译注,徐松、俞剑华、秦仲文、黄苗子、冈村繁、毕斐等各有出入,因关涉周昉水月体的独创性及创作范围,故本文详加辩证。本文以现存国内外晚唐至宋敦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勰文体论语境下的魏晋文学史论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5期36卷 53-58页
作者:王玉林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在“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的思想前提下,刘勰对赋、颂、谐、诸子、诏策、议对六类文体在魏晋的正变进行考辨。以此为基点,刘勰从思想与风格的层面,整体定位魏晋文学“浅绮”的艺术风貌,认为魏晋文学思想内涵的浮浅寡淡与诗体形式的繁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賴山陽《東坡詩鈔》考論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史论丛》2022年 第2期 331-360,404页
作者:劉幗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賴山陽編的《東坡詩鈔》出現在反思性靈説的理論背景下,日本漢詩界由推崇“宋三大家”轉爲學習杜甫、韓愈、蘇軾等唐宋詩人,蘇詩選本的編選出現了一個小高潮。《東坡詩鈔》深受《唐宋詩醇》、《宋詩百一鈔》等清代詩歌選本的影響,專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纪之交抒情散文艺术范式的转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05年 第2期 129-131页
作者:黄景忠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