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正常及高应答婴儿初次免疫后10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8—9月,以山东省济南、潍坊、烟台和威海市为研究现场,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38名按照"0-1-6"程序完成5μg重组酵母HepB初次免疫的正常应答及高应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100 mIU/ml]的7~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时(T_(0)),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3 ml,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婴儿的月龄、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出生胎次、分娩地点以及母亲HBV感染状况等信息。分别于2014年6—7月(随访5年)、2019年6—7月(随访10年)(T_(1)),采集对象静脉血2 ml,采用CMIA方法检测抗-HBs、抗HBc,对抗-HBs<10 mIU/ml者采用CMIA法检测HBsAg。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_(1)时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的影响因素。结果1838名研究对象进行10年随访,共随访到1359名对象,随访率为73.94%(1359/1838);其中,男童占51.15%(625名)。研究对象抗-HBs阳性率由T_(0)时的100.00%降为T_(1)时的53.44%(95%CI:50.59%~56.26%),降幅为46.56%,年均递减率为6.07%;研究对象抗-HBs GMC由T_(0)时的607.89(95%CI:579.01~642.62)mIU/ml降为T_(1)时的16.44(95%CI:15.06~18.00)mIU/ml,降幅达97.29%,年均递减率为3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及时接种首针HepB者相比,未及时接种首针HepB者的T_(1)时抗-HBs阳性率较低,OR(95%CI)值为0.25(0.07~0.71);与T_(0)时GMC<1000 mIU/ml者相比,GMC≥1000 mIU/ml者的T_(1)时抗-HBs阳性率较高,OR(95%CI)值为2.29(1.76~2.97)。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及时接种首针HepB者相比,未及时接种首针HepB者的T_(1)时抗-HBs GMC较低,β(95%CI)值为-0.50(-1.24~0.24);与T_(0)时GMC<1000 mIU/ml者相比,GMC≥1000 mIU/ml者的T_(1)时抗-HBs GMC较高,β(95%CI)值为0.81(0.62~1.05)。结论5μg重组酵母HepB初次免疫正常及高应答婴儿免疫后10年抗体水平有所下降;抗体持久性主要与是否及时接种首针疫苗、初次免疫结束时抗-HBs水平有关联。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