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歼击机"
347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喷气战斗的发展看第四代战斗
收藏 引用
《国际航空》1994年 第9期 29-32页
作者:崔德刚 
喷气战斗的换代喷气式战斗的划代不仅是从研、生产年代上来划分,更主要是从其技术特征和作战效能上划分。这些技术特征又与各代飞设计时的战术思想分不开。自40年代末喷气战斗形成作战装备,至今已经历了4次更新换代。通过分析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超动飞行控制研究的实时仿真系统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1998年 第1期10卷 51-54,60页
作者:朱恩 郭锁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讨论一个用于新一代歼击机飞行控制研究的飞行员在环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问题,简单地介绍了仿真对象和控制律的情况,并给出了系统的操纵方式。文中介绍了采用分布处理技术设计系统的有关问题,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可提高系统处理速度并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支持向量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2001年 第5期16卷 617-620页
作者:胡寿松 王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江苏南京210016 
提出了联想度的概念 ,并由此设计出一种自组织模糊 CMAC(SOFCMAC)及其学习算法 ,证明了 SOFCMAC能以任意精度对非线性特性一致逼近。该网络具有学习速度快 ,逼近精度高等特点。用该SOFCMAC作为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而生成残差 ,通过支持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喷气式飞的速度记录角逐记
收藏 引用
《现代兵器》2000年 第1期 38-40页
作者:钱云山 
喷气式飞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交战各方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刻,英、德两国的喷气式战相继飞上蓝天。英国的“格洛斯特”E28/39、德国的“亨克尔”He-280、“梅塞施密特”梅-262等战在空战中都表现不俗。自那时起,世界航空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前苏联红外导引头发展的回顾
收藏 引用
《现代兵器》1996年 第3期 35-36页
作者:茂林 
前苏联于40年代初开始研究航空弹药的光学目标捕获和制导技术,50年代初为米格-19歼击机研制了05—54热定向器,为弹药研制了“巨蟹座”导引头。虽然这些早期设计的红外导引头没有投入大量生产,在军事上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评俄罗斯苏-35战斗
收藏 引用
《现代兵器》1997年 第11期 14-15页
作者:卢成文 
苏-35战斗是在苏-27的基础上于1988年6月开始研制的一种性能更好的多用途战斗,原称苏-27M,后改称苏-35。它既可完成空战任务,又可执行对地面和海面目标攻击的任务,还可执行电子战任务。但它以对空作战为主,其空战动性、目标搜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力矢量技术在战斗上的应用和试验
收藏 引用
《国际航空》1994年 第10期 10-14页
作者:朱宝流 
推力矢量(TV)是21世纪战斗有可能使用的“新”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实际上并不新,只是近几年在战斗的设计上由于德国人倡议“过失速动”而受到极大的注意和重视。历史回顾早在1944年德国人Von Wolff就已把它的推力矢量技术申请过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装使米格-21战斗重获新生
收藏 引用
《国际航空》1994年 第1期 31-33,20页
作者:松涛 
米格-21自1958年开始生产以来,共产生了15种型号的改型。据米高扬设计局的正式统计,前后共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军使用该,至今仍有约4000多架在各国空军服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礁海空一体化防空体系航空兵配置模型设计
收藏 引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4年 第6期49卷 141-147页
作者:赵文飞 王 滕克难 潘玉纯海军航空大学山东烟台264001 解放军91550部队辽宁大连116041 解放军92941部队辽宁葫芦岛125000 
为进一步拓展要地防御纵深,构建多批次拦截防御体系,形成纵深梯次拦截、礁海空一体化的综合防御布势。研究了包括预警、航空兵、水面舰艇、要地防空导弹/火炮等多种防空武器装备在内的一体化防空火力配置优化问题。针对防空火力单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战斗体/发动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国际航空》1994年 第3期 53-54页
作者:贺俊 
战斗体/发动一体化技术对战斗性能、动性、隐身性、起降的操纵性、飞行安全性和扩大飞行包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力矢量喷管技术是战斗体/发动一体化技术中的关键,能为战斗带来新的可操作能力。 由美国投资战略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