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殉葬"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古拙朴厚 意在形先——两汉陶俑及其特征浅析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7年 第20期 83-84页
作者:唐荀湖北省职业艺术学校 
两汉陶俑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其出现不仅对早期雕塑文化形态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且对后代造物观、艺术观深化同样有着极积的影响,本文从用途、性质、内容表现、艺术风格等诸方面对两汉陶俑进行分析,其特有的形式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代陶俑鉴赏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04年 第1期 60-61页
作者:林祝华 
陶人俑、动物俑和各种生活用(陪葬)器皿都是中国古代(明器)陶塑艺术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人俑是古代墓穴中拟代活人陪葬用的偶人,用陶人俑替代“活人”殉葬的风俗转变,是古代社会进步重要的鲜明标志,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人的价值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州博物馆藏北朝俑
收藏 引用
《文物世界》2013年 第3期 7-10,30页
作者:祝静 郁明江苏省徐州博物馆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仪礼中由蛮荒的用活人为主人殉葬制度向逐渐取消用人殉葬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替代品,是人性自然转化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俑作为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深度考量,是对自身形象、性格等方面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父系氏族社会葬制度中的阶级等级问题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 第1期 41-46页
作者:黄也平吉林大学文学院广告学系 
在我们一般的认识中,阶级等级和相关社会制度,是发生在原始父系氏族社会解体之后。与阶级等级制度相联系的,就是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财产私有制。但事实上,阶级制度的发生,必然有过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原始社会后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殉”的悲剧——看话剧《春秋魂》札记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6年 第1期 6-8页
作者:赵寰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生为中国人,自幼莫不知五月端午吃粽子,而粽子是为了一位忠良的大夫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的忠魂,是神州赤县的忠魂!两千多年来,多少裸身船夫挥桨寻尸,多少文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烛照千古的春秋魂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6年 第2期 55-56页
作者:伊初 
春秋战国时期某日,楚国郢都城外长江大堤上,被楚怀王放逐的屈原失魂落魄地在纤夫的队伍中穿行,时而仰首望天,时而低头长叹,终于不支昏倒。众纤夫围上救助,追随他的灵秀、诚实呼喊着"先生"、"老师"寻找而来。屈原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