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比较戏剧"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比较戏剧论——以“花道”为素材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89年 第1期 129-140页
作者:河竹登志夫 陈秋峰 
一、比较戏剧的实状比较研究,是一种贯通各个学术领域的崭新而又年轻的研究方法,它在戏剧领域内的运用,历史尤为短暂。这是由种种缘由造成的。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较戏剧角度浅析《风姿花传》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2年 第16期 16-18页
作者:张婷婷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本文运用平行研究法,从戏剧理论创作、舞台表演技巧、演员综合素质等方面阐述了日本能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著作《风姿花传》与东亚戏剧乃至世界戏剧的相通之处,说明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戏剧家有某些共同的创作思维,不同种类的戏剧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迈向中西比较戏剧学的起点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7年 第1期 30-37页
作者:周宁厦门大学 博士、副教授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应该具有学科的整体性。本文认为,叙述与展示两个概念强调戏剧交流内外系统不同的功能,是区别中西戏剧的核心概念及其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由此出发,我们不仅能够解释两种戏剧传统中不同艺术特征的历史连续性与逻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讨论与争辩——上海召开中西戏剧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1995年 第3期 49-50页
作者:袁志申 
日前,上海文学艺术院举办了中西戏剧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在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蓝凡研究员55万字的专著《中西戏剧比较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展开了热烈讨论。复旦大学教授李平、江巨荣,上海戏剧学院夏写时教授、谢柏梁博士,华东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的仪礼→“停”的戏剧——队戏源流辩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 49-66页
作者:麻国钧中央戏剧学院 
本文是一篇探讨队戏流变的文章。文章在目前对唐宋队舞、队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就以下两点上做出新的探讨 :首先 ,作者把队舞、队戏看作是一种“行”的演出艺术 ,然后再从“行”的角度去探索它的来龙去脉 ;其次 ,把目力扩展到中国以外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戏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 第1期 93-120页
作者:朱栋霖 张鹰 
经历了15年(1978—1993年)的研究历程,中国现代戏剧乃至整个现代文学正在开始走向“古典学”与学院化道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1世纪20年中外儿童戏剧交流综论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1年 第6期 12-18页
作者:马亚琼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21世纪20年中外儿童戏剧交流从对话走向了融合。引进剧目数量逐年递增,国际联合创排成为常态,理论交流逐渐加强,出访演出大幅度提升。这开拓了中国儿童戏剧从业者和观众的审美视野,对本土原创剧目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和启发。未来努力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从夏写时暨四部剧论专著说起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0年 第4期6卷 88-90页
作者:谢柏梁 
戏剧家们往往重实践而轻观念,赶时尚而轻历史。这几乎可以看成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种共性。然而当着实践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总会有些为数不多的人们在努力总结实践经验,并试图在历史的天平上测试其价值与份量。所以从夏写时近年来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胡适与西方戏剧(1910—1917)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 82-89页
作者:庄浩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在清末民初引进域外戏剧的潮流中 ,胡适是继王国维、齐如山而崛起的又一前驱。他注重西方戏剧名著的解读与舞台艺术的观摩 ,力求为新剧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然而 ,这位最早解读、评论莎士比亚戏剧原著的前驱 ,到上世纪末仍被摒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戏剧的合影──读《中西戏剧比较论稿》感言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1995年 第1期 29-29页
作者:杜村 
中西戏剧的合影──读《中西戏剧比较论稿》感言文/杜村这是一片宽广、深邃的戏剧海洋。我从长江游到莱茵河不知疲倦,从关汉卿的勾栏跳进莎士比亚的宫殿乐而忘返。这就是蓝凡新作《中西戏剧比较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所具有的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