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毕业生就业制度"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1996年 第4期 15-17页
作者:张远中国美术学院 
高校毕业生分配对每个大学生来讲,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转折,对学校来说,自己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是否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面临着检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从“统一分配”经过“供需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艺术类学生就业市场现状研究
收藏 引用
《职业时空》2008年 第2期4卷 96-97页
作者:蒲宏伟陕西教育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调查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毕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招生并轨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1995年 第5期 30-33页
作者:王平西安音乐学院 
招生“并轨”改革,是高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这一系列的连贯改革,招生阶段的改革,其内涵是:高校在录取时,不再按国家任务和调节性两种计划形式划定分数线,而是将执行计划的“双轨”变为“单轨”,实行同一录取分数标准,改变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应市场需求,创新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7年 第3期 65-66页
作者:李琼瑶新疆艺术学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艺术院校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等。这些都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沿袭下来的精英教育人才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尤其是在全国高校热办艺术类专业和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1997年 第1期 14-17页
作者:杨永志武汉工业大学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试点意见》及在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今年北京高考形势
收藏 引用
《北京高等教育》1995年 第3期 15-41页
作者:杜明 
1995年全国372所高等学校计划在京招收新生18747人,按惯例这个计划数不包括保送生、艺术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招生人数,因为它是一个“弹性”计划,只有等到录取结束时,既是录取数也是计划数,这一部分大约要录取1,200人左右。在计划招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招生并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1997年 第1期 15-17页
作者:赵宏中武汉工业大学 
国家教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提升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收藏 引用
《音乐时空》2013年 第9期 72-72页
作者:张蓉蓉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一、当代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然而,在人口数量峰值期,高校为人才市场所提供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数是远远大于人才市场对艺术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就业工作
收藏 引用
《决策探索》2007年 第04B期 43-43页
作者:马进伟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 
开展就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重要载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该把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